[萧放]清明读谱,木本水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1:11:06 萧放的博客 2009-03-30 22:3 萧放 参加讨论
晨起,阳光灿烂。在厅堂徘徊中,见书橱中的九修《蒋萧家谱》在向我招手,本来要为本科课程教学计划调整思量的我,突然有展读家谱的莫名冲动。当然这样的冲动不是没来由的,前几天作为家谱网的嘉宾,曾与几位媒体朋友聊了家谱的话题。家谱网(jiapu.com)是国内新开的一家专业网站,传统家谱的数字化与家族树的建设是其主要工作,据介绍这是目前所见的较少的重视网络资源共享的网站之一。在家谱网的活动中,我讲述了自己家族的故事,我们家族以萧为姓,但我们亡故的先人,都称蒋公蒋母,“生萧死蒋”是我们家族传统。 小时候,见到祖父等先人墓碑上写有“蒋公某某之墓”,觉得有点奇怪,于是长辈就跟我们讲述家族的故事。这还得从一位蒋姓教书先生说起,这位教书先生是外乡人,他被英山当地一位家产饶裕的萧氏招赘为婿,继承了萧姓。我对位来历不明的教书先生颇好奇,曾经猜想他是不是一位宋末元初避乱而来的文人,我们家族的书香是否就来自他的精神遗传。这些猜测在九修《蒋萧宗谱》“由蒋入萧记”中得到澄清。 我们这支人得从宜兴经黄山而江西迁往英山的一世祖的蒋姓发显公说起。发显公名必举,南宋时辛未年(1151)进士,曾官至吏部侍郎。后因母卒辞官,隐居不出。几经转徙,最后定居英山,其为英山、岳西、潜山、怀宁、光山五县蒋姓始祖。发显公殁后,葬英山柳林河杨树桥。发显公之子万浩公,由英山迁往潜山,生元一、元二、元三诸子。元一公又生省一、省八两位子嗣,省八公就是上面所述那位教书先生,他自潜山远来,执教于英山东河,为当地员外萧维高爱重,萧氏原有一子,少殇,其未婚童养媳侯氏被萧氏收为养女,萧氏为了延续香火,招蒋省八上门为婿。省八公生子子才,子才开始继承萧姓,是为英山东河萧姓之祖。省一公虽然让儿子继承了萧姓,但为了不忘本宗,规定自此之后,本族“生承萧姓,死归蒋宗,庶几恩义两全,根源不没云”(光绪五修《蒋萧宗谱》)。自此六百余年我们家族仍然秉承这一特殊的“生萧死蒋”的家族传统。元二公之后绵延潜、怀,元三公迁河南光山,元末有裔孙蒋仕杰为避乱迁居浙江奉化,亦成巨族。萧子才曾在红巾军之乱时,率乡众驻扎天马寨,保障一方,输粮济国,受主簿冠带。死后葬英山东河上大屋土台后,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家谱是家族的历史文献,它不仅记叙了家族的源流,也传承着伦理与德义的荣光。英山萧氏宗族承继恩公萧姓统系,不忘蒋氏血族之源。明季兵燹,家谱毁灭,清康熙初年蒋萧宗谱始修,乾隆四十二年怀宁、潜山、英山三地蒋、萧二姓合谱,统一字派,自十九世后“皆从新派”。这样三地后人虽有姓蒋姓萧之分,但宗谱源流字派相同。 家谱是家族文化全书。传统家族是一种很强的家族自治体,家谱有强烈的制约与服务意义。由于我们家族文化曾经被作为封建文化加以扫荡清除,加上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化,年轻人对家族文化比较陌生,很多年轻人没有见过家谱。因此如何将家谱文化导入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我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人总是会有一种追求精神生存动力,人们有探求自己从哪里来的好奇心,有荣誉感与自尊心,人们希望找到自己在家庭文化中的位置。其次,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血亲的情怀没有改变;第三,人们还有宗亲互助的需要。因此家谱文化在当代有其生长的空间。 伴随着中国崛起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看到了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已经确定为国家假日,这是传统文化受到政府层面重视的标志。家谱是传统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当代家谱文化的复兴也很有成效,上世纪末民间编修家谱现象比较普遍。人们重视宗亲关系,重视血亲认同这对于社会和谐是有好处的。 我们今天社会环境有重大变化,家族更多的是文化概念,家族成员之间联系,主要在血亲认同上,我们家谱的意义发生变化,今天家谱主要是社会服务意义,体现在它对尊祖敬宗的提倡,对根脉意识的重视与对家族伦理传统的传承。 根据以上考虑,我们要想让传统家谱适应当代社会年轻人的需要,就必须考虑改变家谱的传统写法:一是重视谱系来源的介绍,重视对家族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发掘,举行相应的纪念活动,悼念先人;二是增加家庭史与普通人物传比重,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进入家谱传记中,让家谱成为普通民众的历史书;三是让家谱成为家庭联谊的纽带,宗亲之间的相互关怀与相互激励,为人们提供特殊的社会保障。这样就会得到年轻人的认同,他们不仅读家谱,而且也会以实际行动续写自己的家谱。 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因现代社会工作与学习的需要而分离的家人有一个超越时空、共享的交流平台,在前几天家谱网(jiapu.com)的活动当中,我看到他们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建立电子家谱的工作,我觉得这是当代社会联系族群的新方向,它在实现族亲之间的紧密联络、分享亲情与家族故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萧放]腊日与“报信儿的腊八粥”
- 下一篇:[高丙中]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