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用柳习俗(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3:11:37 民俗学论坛 2009-3-15 18:01 张勃 参加讨论
戴柳的方式也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有的戴在头上,有的挂在项间,也有的佩带在衣服上。所戴之柳或者是不做任何处理的柳枝、柳叶,或者是柳条编成的柳圈或者捋成的柳球。比如在辽宁,小孩子将嫩柳枝编成柳圈,戴在头上,叫做“柳树狗”。 在浙江,青年男女都编柳枝戴在头上,所谓“今世戴杨柳,下世有娘舅”。在安徽芜湖,清明“清晨,街市叫卖杨柳,家家折一枝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楣,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在广西全县,人们就将柳枝插于衣服扣子间。更为有趣的是,一些地方不仅人戴柳,动物也要戴柳。乾隆四年修《祥符县志》就提到当地人们采柳枝“归插屋檐,且佩带焉,下逮犬猫不遗”。 明晰了清明节插戴柳枝习俗传承的长远与广泛,我们禁不住要问一个为什么。是的,为什么历代的人们会如此热衷于在清明节插戴柳枝呢?或者换句话说,人们希望从这种行为中获得什么呢?只要我们稍微翻一下相关的记载,就会发现,民间对插戴柳枝的原因实在有各种各样的解释:(1)纪年华。早在宋代,诗人赵鼎就有“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的诗句,反映了时人的一种认识。到了清代,一些地方仍保留着这一解释。比如乾隆二十八年本《东湖县志》就说当地“是日,又戴杨柳于首,并插柳枝于户,谓之记年华”。(2)招魂续魄。比如,在辽宁西丰、海城等地,人们认为妇女儿童折取柳枝插头鬓或房檐上,是一种招魂之举。在河南阳武,也说插柳是为介之推招魂。(3)免虿毒。在浙江浦江,插柳、戴柳叫做“驱香九娘”。在山东微山、临沂、诸城等地,直到今天仍然有将柳条插在床头以避蝎子、蚰蜒等虫害的做法。当地的人们还常常用柳条(有时用松枝)在墙壁处轻轻抽打,边打边念念有词:“一年一个清明节,杨柳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蜇。”(4)驱不祥,辟瘟疫。清同治二年本《宣恩县志》载:“清明,插柳叶于门,簪柳于首,曰辟毒疫。”湖南沅陵一带,认为插柳叶于门,簪柳于首,可以免虿毒,辟瘟疫。在河北张北,各家将柳条折下,悬于门前,以为可以驱除不祥。(5)明目。此说由来已久,《梦粱录》中就已经提到寒食,“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在海南、广东、河北等省一些地区,明、清、民国时期尚存此说。清道光二十九年本《遂溪县志》就说:“清明日折柳枝悬门,并插两鬓,曰明目。”在南宫,俗信取柳插门或戴在头上,可令目清不盲。(6)延年。我国不少地方流传着“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等谚语,而在江苏盐城,每届清明,儿童就会拍手唱道:“胡不踏青,又过清明,胡不戴柳,须臾黄耇。”从这些谚语儿歌来看,人们以为清明戴柳与否,关乎人之衰老、生命的存活与失去,不戴则速老,乃至失去生命。(7)转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市的一些地方,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个老黄狗”、“ 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等民谚,表明人们认为清明节这一天戴柳与否,将与死后的转世有莫大关系。(8)下世有娘舅。浙江有谚语说:“今世戴杨柳,下世有娘舅。”(9)顺应节气,迎玄鸟。在河北广平,人们以为插柳枝于门,是要顺应节气。在滦州、乐亭,以为插柳是为了迎接玄鸟。清嘉庆十五年本《滦州志》载当地“男女簪柳,复以面为燕,著于柳枝插户,以迎元鸟”。元鸟,即玄鸟、燕子。 杨柳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意象,柳意象系统由柳枝、柳絮、柳叶等组成,其自然物理特质适应了古人的思维方式,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古人某些特定情感的载体。曾经有学者将古代诗词中杨柳的意象概括为如下十种,即:生意盎然、绿茵荡漾的早春意象;哀婉凄切、恋恋不舍的别离意象;韶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岁月意象;牵肠挂肚、剪理还乱的闲愁意象;魂牵梦绕、独具一格的乡愁意象;风流绮丽、刻骨铭心的爱情意象;窈窕多姿、可爱宜人的美女意象;漂泊无定、以色事人的娼妓意象;无喧无哗、幽静宜人的隐居意象;因风得势、桃李成阴的世人意象;等等。但是,从上述民间对于插柳戴柳原因的解释来看,民间在清明节插柳戴柳所涉及的意象,大约只有两类:生意盎然的早春意象和韶华易逝的岁月意象,而这又都与人们的生命乃至“来世”的生命有关。因此,表面上看各地对插戴柳枝原因的解释纷繁多样,但其实质并无多少差别。寻求支持青春长驻、生命长久平安健康的力量,乃是民众在清明节插柳戴柳的根本动机。 问题是,民众为什么会选择柳树来祈求生命的力量? 这大约应该主要归因于柳树的自然特性。一方面,杨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这种特性令古人不由发出“夫木槿杨柳,断殖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生之易者,莫过斯木”(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的感叹。先民对柳树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的繁殖力很羡慕,很崇拜,认为它“含精灵而寄生兮,保休体之丰衍”,并幻想通过与柳的接触将它的繁殖力和生命力转移到人的身上,从而使自己的生殖力、生命力得以强化。另一方面,在众多植物中,杨柳抽丝发芽是较早的,正如曹丕所说,“四气迈而代运兮,去冬节而涉春;彼庶卉之未动,固肇萌而先辰”。这一特点不仅使柳树(包括柳枝、柳叶、柳絮)成为盎然生机的载体,还成为春天(蕴含生机的春天)到来之新闻消息的发布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周磊]新疆禾木:冰雪窖藏的图瓦人春节
- 下一篇:[黄涛]中秋故事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