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清明:春天的美丽仪式生命的祭奠与感恩——施爱东博士谈清明节文化内涵


    “古人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是清洁、明亮的简称,极富诗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近日论及清明时,发出如此感叹。
    这位民俗学家研究认为,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
    “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这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施爱东表示,清明这一传统民俗节日,一直维系、寄托着中华子嗣的情感,并在民族重要历史关头突显其强大的精神感召和文化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深重之时,为了号召抵御外侮,清明节被定为‘民族扫墓节’。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派代表共祭黄陵,极大地凝聚了海内外炎黄子孙,促进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在不同的时代,传统文化被不断赋予了新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神奇力量。”施爱东说。
    他强调,从历史看,作为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其兴盛与民族发展的背景紧密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寒食连清明”的假日给唐人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享受美妙的春天;宋代更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太平景象……
    施爱东对清明节列入公民法定假日感到欣慰,认为这将使这一传统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清明节的活动色彩与文化内涵将因之获得进一步丰富与扩展。
    “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有益于身心健康。清明节俗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施爱东说:“如今,中国经济崛起,当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更应催护新生;欣逢盛世,我们更有理由张开双臂享受这春天的清明。”
    “春天的美丽仪式,生命的祭奠与感恩。”施爱东博士用充满诗意的话语形容他心中的清明节。(记者 廖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