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鸿起:中秋节味在人心日子好过温暖感没了(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2:11:19 搜狐-北京晨报 2010年09月 陈辉 摄影/图: 参加讨论
节味儿只在人心中 为什么现在的人觉得中秋节没有节味儿了?要我说,是日子好过了,人心变了。 过去大家虽然穷,但人与人有种温情,仿佛是一家人,平时出去都不用锁门,和邻居打个招呼就行。院子里来了生人,邻居会帮你打听清楚,等你回来,一五一十告诉你。衣服晾院子里,根本不用担心下雨,别人肯定帮你收好了。中秋节各家的团圆饼都很简陋,但谁都会切一块送给邻居尝尝,这种温暖感,现在哪儿找去? 放几十年前,没人研究中秋节,现在不得了,叫“民俗学”了,其实,不就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吗?现在年轻人不关注自己的生活,反而总想了解老北京怎么生活,这其实是一种猎奇心理,可为什么不想想,你怎么就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兴趣了呢? 依我看,过去大家能把中秋节过得有滋有味,是因为每个人的位置是固定的,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多想。而现代社会多元化了,很多年轻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不知道该干什么,又不肯脚踏实地,所以怨气越来越大。心态如此,再有多好东西,他也觉不出好来。 老北京有句话,叫有多少水和多少泥,今天还有多少年轻人懂这个?整天只知抱怨,嫌这个怨那个,宁可坐家里吃低保,也不愿出去奋斗。你看好多在北京的外地人,摆个小摊卖蔬菜,风里来雨里去,多辛苦?可他们就有幸福感,因为他们在往前看,有活着的那口气。 我小时候,耍猴耍耗子的串胡同,一听锣声小孩就往外跑,家长马上会给叫住,让拿了零钱再去,嘱咐看完一定把钱给人家,因为人家也得吃饭。没零钱的,就不能出去看。这就是做人的起码尊严,日本鬼子投降时,卖出来的衣服、家具、瓷器到处都是,特别便宜,可有几个老北京趁机去捡便宜的?大家都明白:身外之物,要它干吗? 这些年,生活确实好了,但有些精神的东西却下降了,这应引起重视,人要没点基本的坚持,失去的就绝不仅仅是中秋节了。你问我到底该怎么办?这么大的话题,大家都没答案,我也没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