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朝克:“赏月吃饼”是厚重的文化符号


    每年中秋节,“明月”、“思乡”、“月饼”这些关键词寄托着中国人的无限情愫,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月饼为何与中秋节有关,经历了哪些变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语言学家、民俗专家朝克解读“赏月吃饼”的文化符号。
    
    朝克
    北方周末报:月饼最早可追溯到哪个朝代,表达了何种寓意?
    朝克: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记载,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出现了糕饼铺。到了晚清,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了起来,而且工艺越来越讲究。如今月饼形成了几十种派系,制作经验也日益丰富。中秋吃月饼和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
    北方周末报:为何中秋节要吃月饼、送月饼?
    朝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活动,一直到唐代,才成为固定的民间风俗。吃月饼最早与中秋节无关,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月饼出现最早是南宋时,与中秋节毫无关系。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北京城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于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
    北方周末报:月饼与“人月两圆”有何种意境?
    朝克:从历史上看,月饼是作为祭品出现的,表达的是人对月神的敬意,也是一种文化消费。之后,月饼成为一种不依赖祭祀的节令食品,是在亲友团聚的饭桌上吃的一种食物,这时月饼象征的是团圆。由中秋月饼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可以将月饼概括为两点:首先是一种节日象征符号、感情寄托物、文化消费品;其次是一种美食。八月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中秋节除了供奉“月亮神”、人们互相馈赠礼物,月饼成了大家相互交流、联系情感的吉祥食品。但随着商业的包装,人们更多地注重月饼的包装,使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月饼变了味。
    北方周末报:为何近几年,每逢中秋节前,月饼销售出现了火热的现象?
    朝克:每到中秋,人们都不由自主地进入“买月饼、送月饼”的潮流,中秋节吃月饼正是这样一种民俗模式。尽管近年来月饼不大适合消费者胃口,但是月饼销售量仍然很大,这是因为传统文化开始复兴,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中秋节文化消费需求逐年增强。
    北方周末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吃月饼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这意味着月饼未来会消亡吗?
    朝克:这也是对民俗规律的尊重,民俗并不是静止不动的东西,而是不断演进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调整的。正如已故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所说:“民俗是一种适应性文化”。传统的月饼大多是高糖、高脂肪、高热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的饮食观念有一定冲突,但月饼象征着圆月和团圆,它履行着中秋的职能。至于工艺如何改进,口味如何更新,都无碍于月饼习俗的传承,更不会短时期内出现消亡。
    北方周末报:过度包装的“月饼经济”会让传统文化变味吗?
    朝克:月饼首先是一种文化符号,中秋节吃月饼已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文化传统,其次才是一种美食,中秋吃月饼,应该吃出“文化味”和“人情味”。每一个节日,都是民族文化长期沉淀的结果,月饼不仅承载着中秋节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浓的人情味道,更传承着古老和淳朴的中国文化。但随着时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和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遗憾的是,如今的中秋节,月饼的商业外延被无限放大,月饼成了人们送礼的工具。中秋节原有的文化味、人情味,被浓浓的商业气息冲淡了。在物质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只有让中秋节回归本真,让月饼不再“变味”,才能让传统节日焕发生机和活力。
    北方周末报:与传统习俗相比,“月饼”应赋予哪些内涵?
    朝克:循环往复的民俗模式是一种约束公众的行为规范,也是将公众连结为一个文化群体的纽带,是我们相互认同的重要元素。它使公众有一种文化归属感,使人们精神不会失去某种依托。月饼包装过于豪华,以至于主要靠包装提高月饼价格,这显然是变味了,与真正的传统文化相违背,月饼应该赋予更多文化内涵,提升传统文化的厚重感。
    (原文刊于《北方周末报》2016年09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