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近代海派画家与年画的关系及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2:11:43 《东方早报》2012-01-16 01 张伟 参加讨论
真正对上海小校场年画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是吴友如的同门师弟周慕桥, 也即今天人们在很多年画上都能看到的那个“古吴梦蕉”。而周慕桥凡在画报上发表作品,多署“慕桥” 或“周权”本名,而在年画上署名,则一律署号“梦蕉”,像周慕桥这样的文人画家应邀为画铺创作年画应该并非罕例。 上海小校场年画 《琵琶亦是寻常物》,上海历史博物馆藏本,作者“梦蕉” 上海小校场年画 《连环计》,上海历史博物馆藏本,作者“梦蕉” 近代上海的画家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和年画发生关系的却少之又少,而若要在这极少数画家中找出领军人物,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吴友如和钱慧安,他们两位也的确画艺高超,影响也最大。 吴友如(生卒不详),江苏元和(今属苏州)人。原名猷,改名嘉,以字行。太平天国期间避难来沪,从师张志瀛习丹青。光绪十年(1884年),应《申报》主人之请主绘《点石斋画报》,描摹社会风情,妙肖精美,开创中国新闻时事画之先河。 关于吴友如参与绘制年画之事,至今并无确凿文献可以征引,但我们在现存年画中确实可以看到不少署名吴友如的作品,如《闹元宵》、《村读图》、《豫园把戏图》、《法人求和》等等,多由姑苏老店吴锦增、陈同盛、吴太元等刻版刷印。另据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载,吴友如还为天津杨柳青绘制过一组6幅婴戏题材的年画。 除吴友如外,另一位有年画作品存世的著名画家是钱慧安,在晚清画坛,他的名声甚至要超过吴友如。钱慧安(1833-1911年),又名贵昌,字吉生,别号清溪樵子。上海宝山人。他幼年即习丹青,光绪初年已成为海上画坛名家,尤以人物画著称,被誉为“真可追踪仇英”者。光绪二年(1876年),葛元煦著《沪游杂记》,书中列入“书画名家”共35位,其中以“工笔人物”著称的仅钱慧安一人。今天尤能见到的钱慧安绘就的年画有《春风得意》、《弄璋如意》、《风尘三侠》、《竹林七侠》、《南村访友》、《小红低唱我吹箫》等几十幅。 其实,真正对小校场年画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是吴友如的同门师弟周慕桥,即今天人们在很多年画上都能看到的那个“古吴梦蕉”。周慕桥(1868-1922年),苏州人。名权,字慕桥,以字行,号梦樵(亦作梦蕉),又号红薇馆主、古吴花朝生。周家很早就从苏州迁来上海,周慕桥自幼聪颖,从小就对绘画发生兴趣,拜在名画师张志瀛门下深造,同拜师门的还有日后一起编绘《飞影阁画报》的何明甫。周慕桥学画“揣摩尽致,笔意活泼……年才弱冠,已崭然露头角”。出道后他即紧随师兄吴友如闯荡,吴友如主编《点石斋画报》时周慕桥即是其得力助手,后来吴友如脱离“点石斋”,自创《飞影阁画报》和《飞影阁画册》,周慕桥不仅全力协助而且屡屡在吴友如陷入困境时出手相援,甚至署吴友如名为其绘稿救急,以至“今之所谓《吴友如画宝》中不乏君之手笔”。周慕桥不仅作画勤奋,读书也既多又杂,从四书五经到诗词文赋均有所涉猎,像《周易》、《诗经》、《史记》、《世说新语》等古籍经典,以及《说文解字》、《尔雅》、《广韵》等专门著述,他在画作跋语中都时有征引,还写得一首漂亮的行楷,“尝谓:古典、书法,与画相辅而行,不能偏废,故其胸中淹博,字亦工秀”。周慕桥为画报作画,很多作品是对当时社会世俗作再现式的描绘,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传统绘画中类型化的才子佳人和概念化的亭台楼阁,而更多为现实生活中的市农工商和车船光电,故仅有传统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新的表现手法加以补充。周慕桥引入西洋绘画中的透视法理论和水彩画法,使其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因符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而广受欢迎。后来他还勇敢创新,融合西洋绘画和传统绘画的优势,在20世纪初创造了大量具有鲜明海派风格的新颖广告画,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月份牌画家。 以上是我们现在所能搜集到的有关周慕桥的生平材料,但要论及他和小校场年画的关系,则很有必要先作一番考证。在现存上海小校场年画以及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署名“古吴梦蕉”的作品很多,且不少是优秀的代表作品,如小校场年画中的《闹新房》、《五子夺魁》、《海上名妓十美图》,桃花坞年画中的《冠带流传》、《琵琶亦是寻常韵》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任春]历史天空,回想当年月下事
- 下一篇:谁让中秋节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