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2009各地中秋习俗集锦(3)


    杜甫草堂举办“中秋听琴”赏月度中秋庆祖国华诞
    2009年10月02日 22: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10月2日电(记者杨杰)金风送爽,桂香扑鼻。“诗圣”故居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大雅堂前,此间数百名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就着月饼和佳果听琴赏月品茗,别有一番滋味。第三届中秋“草堂听琴”活动在此举行。
    2日晚,沿着草堂正门中轴线,在手提红灯笼、身着华丽唐装的仕女引导下,听着一路悠扬琴声,人们来到大雅堂前环境清幽的草坪间落座,静心感受中秋夜的圆融如意。
    由成都市文化局主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承办的第三届中秋“草堂听琴”活动,于10月2、3两日晚8时举行。
    此次中秋赏月活动以“月映丝竹,诗润草堂”为主题,以琴、瑟、箫、筝等演奏为主线,以诗歌、舞蹈的清雅唱和为特色,分为“草堂怀古”、“故人邀月”、“月圆人美”三个篇章。
    通过电脑灯、LED电子屏、干冰喷雾等技术手段,大雅堂前被营造出如梦如幻的诗意境界。
    晚会在唐代宫廷乐舞“霓裳月影”中拉开帷幕。衣袂飘飘的舞者在追光投影下翩翩起舞,再现了盛唐时期歌舞升平的华丽情景。随后,古琴、箫与诗朗诵,带来了人们熟悉的杜诗《月下独酌》、《月夜》等,让人们感受到一代“诗圣”在忧国忧民之外的别样情怀。
    整个晚会在乐与舞、诗与琴的水乳交融中,显得那么和谐。此间人士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个中秋节共庆祖国六十华诞,感受到盛世的安乐和祥和。
    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贾兰告诉记者,中秋“草堂听琴”活动举办三年以来,使更多游客走进草堂,加深了对草堂的了解和热爱,对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节日,形象生动地展现杜甫草堂深厚的文化积淀,巩固草堂博物馆诗歌文化殿堂的地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完) 
    八闽千姿:中秋节的“糖塔”记忆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03日 21:46 
    中新社宁德十月三日电 题:中秋节的“糖塔”记忆
    作者 黄慧阳
    福建福州有一种叫“摆塔”的中秋传统习俗,虽已风光不再,但仍为民间所推崇和传承。无独有偶的是,福建宁德市的霞浦县也有着一种与塔有关的中秋民俗,叫“糖塔”。
    关于糖塔的历史起源,与“摆塔”一样都与明代抗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明嘉靖年间一个中秋夜,倭寇围攻松城(即现在的霞浦城关),当地民众制作“光饼”作为抗倭将士的食物,但光饼干硬,于是制作糖块以佐餐,糖化了又可解渴,后来倭寇退了,松城保住了。用于佐餐光饼的糖块,由此被人们视为吉祥物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糖塔”。
    糖塔,是用白糖、色素等混合熬煮后浇入预制的各种花模中凝固而成的,大的一斤多,小的三、五两,分实心、空心两种,高度从八厘米到二十厘米不等。
    过去,每逢中秋节前十余天,制作糖塔的艺人们,便在大街上摆摊设点,开始制售糖塔。嫦娥奔月、鲤鱼跳龙门、雄鹰展翅、南海观音以及孙悟空、猪八戒等造型奇特的糖塔,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糖香味,为传统中秋节增添浓浓的乡土气息与民俗风情。民间更是把糖塔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盛行时有连夜排队购买的情景。
    年届古稀的吴树旺,是现今当地惟一一位既会制作糖塔又能雕刻印模的艺人。说起做糖塔,老人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制作糖塔分为煮糖、注糖、脱模等步骤,哪一步不熟练、不到位都难以成功制糖塔。尤其是煮糖时间很有讲究,时间太长,糖太稀,时间太短,糖又太硬,都会影响造型。”
    吴树旺十几岁跟着父亲学做糖塔,每年中秋节都要向别人租用糖塔印模,租借不到就会影响一季的生意,后来就偷偷地拜师学艺雕刻糖塔印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制作的印模不仅满足了自家的制作需要,也被同行竞相订购。
    “那个年代,孩子们没有丰富的零食,糖塔就是他们可以炫耀的最大骄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买糖塔的少了,做糖塔的也更是寥寥无几。”他说。
    如今,吴树旺也基本不做糖塔了。数十个精心雕刻陪伴他大半生的印模,被小心地保存在阁楼里;闲时,他会翻出来看看,一看就是大半天。
    时值中秋,那些飘散在空气中的甜蜜记忆逐渐模糊。吴树旺感慨,也许若干年后,“糖塔”只能成为一种奢侈的回忆了。(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