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时间和空间相合而构成“事” (Event) 。事和事是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的,所以无论什么事都有历史。事之中以人事最为复杂,最为灵动,最有趣味,而且关系人类的生活也最大,所以研究人事历史的需要也最切。至于史书不过是这种人事历史研究过后,史学家认为值得记载的记载。 因为事与事间的推动和影响,常有交互联系的轴纽(Axis) ,一切事物如此,人事更是如此,--所以历史有各种的组合,各种的集团。如人事历史的研究,就其所处地域划分,便有所谓国别史等等;就其所发生的时间次序来分,便有所谓通史、断代史等等;就其某项事的组合的重要性来分,便有研究专题的史,如文化史、经济史、某次战史等等。这都是就研究的便利,和谋研究对象易于专精而划分的。 人事间相互的推动和影响,也和自然界受动力的支配一样,愈近的力量愈大。用一个粗率的比方来说,好像水中抛了一个石子,最近的圈子所受的推动最大,愈远愈淡下去了。(这还是从内心看到外边去,其实应当反过来看)。所以最近人事的历史,影响於人类,或是人类的某一部分--民族--也最大。要知人类或民族过去的来历和演进,现在的地位和环境,以及他将来的生存和发展,都非研究他近代的历史不可。这不是说远的古的不要研究,或是研究了也不重要,乃是说近的切的更当研究,尤为重要。所以做近代的人,必须研究近代史;做中国近代的人,更须研究中国近代史。 说到时间空间的本质,原来是不可以割裂的。所以历史有两个特性:一个是连续性,一个是交互性。近代史名称,也不过是就研究便利而划分的一个段落。就历史的连续性而论,不是说近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可以不问过去一切的,如西洋近代史,有许多西洋史家,只从法兰西大革命讲起。这不是说法兰西大革命以前,西洋就没有文物制度。也不是说法兰西大革命一起,西洋的文物制度,一齐变了。巴斯梯陷落的日子,不能把全法国的公鸡变成母鸡。文物制度的变更,虽不能拿这话来做极端的形容,但是要把他一旦变了,其困难和不可能,也差不多是和公鸡变母鸡同样罢。须知巴斯梯陷落以后,法国人还是照样的生活照样的起居,不过史学家为研究便利,和认定这件事对于某方面的重要性起见,姑且把他做一个重要时代的开始。若是把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讲起,也不是说近代的中国,就始於鸦片战争。别的不说,即就中国对於西洋交通一事而论,也不是从这个战争开始的。近之如16世纪中西海路交通,如方济各、利玛窦的东来,和西洋文化与商品的输入;远之如中西当汉唐时代在中央亚细亚的交通,和中国由西北所受希腊与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哪一件不应当提到?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不能真正闭关;海禁大开,也只能注重这个大字便了。如果史学家从鸦片战争开始讲中国近代史,也不过是为研究便利和认定这件事对于中西短兵相接后,所发生的各种影响的重要性起见,把他当作一个重要时期的开始而已。原不是认为这个时代,可以和以前的一切历史分开的。 就历史的交互性而论,则中国近代史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且是一个最趣味的对象。我方才说过,中国和西洋的接触,并不从最近开始;但是在近一段里,中国确是和西洋一天一天的增加了许多国际的关系,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影响。不只是军事、经济和所谓一切物质文明,因此发展了新的局势,而且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基础,也因此受了剧烈的震动和变更。现在没有几件中国的事实,是可以离开世界的环境讲得通的。要研究中国政治的改革和变动,非打通国际的情形来看不可;要研究社会的改变和生活,非综合他国的现象来看不可;要研究文化的演进,非考察世界的学术思想不可。【从具体的一件军事来讲,譬如英法联军战争一役,英军因亚罗号事已于1856年10月23日起,开始军事行动,攻下炮台,炮击两广总督衙门了,到1857年全年几乎战争中止,大家都很莫名其妙的;--叶名琛则相信扶乩,扶乩说过了阴历8月15日英军不来,则不再来!--哪知中止的原因是因为1857年5月13日的印度叛变,英国大使额尔金(Elgin)把英国调来的兵,在中途--新加坡--转调到印度平乱去了。到该年年底,印乱已平,英兵来华,于12月19日与法国合兵攻下广州;于1858 年1月4日叶名琛被俘。设如不打通世界大势来讲,则战事中断一事,如何可以讲得通?设如印乱不平,英兵始终不来,则叶名琛的扶乩岂不真是千灵万灵,有退兵之术吗?】 若是从大家可以看见的方面来讲,则在这个时期之内,发生了五个重大的对外战争:鸦片战争(公元1839 至1842年),英法联军战争(1856至1860年),中法战争(1884至1885年),中日战争(1894至1895年),八国联军战争(1900年)--哪一个不是和外国直接的冲突,哪一次冲突不在国外国内发生重大的影响?还有两次大革命--一次是太平天国革命,一次是辛亥革命--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何况产业革命、思想革命和国民革命,正是继续进行,没有停止呢?所以这个时期,实在经历了亘古未有的大变。我们无论是对于历史的真象负责,无论是对于民族生存的适应负责,能够不研究吗? 研究中国近代史是实际的需要,也是知识的要求;但是中国现在看重这种研究的很少,--当然,带营业性的中国近代史出版品也很多,学术界却不能认真研究--这也有些缘故。第一是因为学者的好古心,觉得材料愈古的愈可尊重。(不可一概而论,有许多真正的古史学家,并不忽视近代史的重要。)第二是因为恐怕时代愈近,个人的好恶愈难避免,深怕不能成为信史。第三是因为恐怕有许多材料不能公开,将来发现,以后他人再来重写,自己的著作不能成为定史。其实这三点都不能成为研究近代史的理由。第一,从学术的眼光看去,什么材料,都应当平等看待。古代的残砖断碣,对于历史的重要,不见得就高于近代的告示公文。我们不能因为他难得而重视,更不能因为他常见而鄙弃。须知今日的告示公文,若是保留到几千年后,将来史学家何曾不是把它当作巴比伦的残砖、埃及的古碣或是“流沙坠简”一样的重视,加以冥思暗索呢?同是史料,与其等将来的稀少的时候,再来视如拱璧,何如当现在多的时候,还有较大比较研究的机会呢?史迹重在亲见。从前司马迁研究孔子,自己说“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低徊留之,不能去焉。”司马迁这种实地考察的精神,非常可佩。但是可惜他所看见的,只不过是汉朝孔子庙堂里的车服礼器,设如他能看见孔子时代的车服礼器,岂不更好吗?还有许多实际的情形,是要靠当代人口述的。章实斋说:“余修永清县志,亲询乡妇委屈。”设如时代湮远,生活态度改变,章实斋又何从得乡妇而亲询?第二,因时代太近,恐怕牵涉自己的好恶,的确是一件可顾上的事。史学家重在客观,不能以主见来影响事实的真象。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史学家一个重要的信条。(但是史学家对于史料的选择,和史事的了解,自有标准。史事被史学家了解的时候,已自成一轴纽。这个道理,和我在本文头几段所说的道理,当另有一文讨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话是近代史学家应该刻记在心中的,但是却不能因噎废食食。孔子是最明白这道理的人,所以他作了二百四十二年的《春秋》,其中有七十三年,便是他自己经历的时代。司马迁做史记,不在汉武帝以前停止。再举西洋的史学家来说吧。西洋史学界的父亲Herodotus所记,便是他从埃及等处亲自见闻得来的。希腊大史家Thucydides 是亲自参加Peloponnesian战役的人,但是他写的Peloponnesian战史,是一部很可靠而不废江河万古流的著作。就我国人的经验而论,关于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克服泰安的战役,据总司令致《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军事报告》说是四月二十日克服的。(见报告第57页。)但是我于五月一日过泰安,看见泰安城上,还是褚玉璞的兵。设如后来发现任何人在泰安围城中的日记,便要起争论了。因为负责的机关长官,向负责的会议的报告,一定是很可靠的了,而且就情理而论,那次战事早经结束,对于一个城克服的迟早,断无早报以夸张武功之可言。但是围城中被难人的日记,也是很可靠的。这个官司,也许后人引经据典,争个不了。哪知事实是那次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战役,往往把敌人包围在城里,不等城池攻破、即已前进,泰安也是如此。而执笔写报告的人,以为军队已过泰安,即算克服泰安。这个疑团,是我亲到泰安城下,目击情形,才能解决的。又如报纸或定期刊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史料。研究鸦片战争的人,不能不参考当时广州英国人出版定期刊物,共二百四十号,名叫“Chinese Repository”。这是一种重要的史料;但是这只是英人的记载。 当时中文还没有报纸,可以供我们比较。现在上海《字林西报》对于中国特别是对于中外关系问题的记载,我们就知道注意纠正了。就以中国现在的报纸而论,言论记载,各有不同;我们天天看各种重要报纸,而且知道各种报纸的背景,所以能够知道各报所载事实的真相。若是等到千百年后,各报之中,只有一种是保存全部的,而且他的背景,--甚至于某年某月一段时期的背景,--后来的史学家无从知道,只根据他的记载来做史料,来下判断,岂不是大大的上当吗?第三,说到许多文件不能公开,的确是史学家一件憾事。 写史书的人,谁不愿意把所有在他研究范围以内的材料,统统看见,成一种名山不朽的著作。但是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搜集可能范围以内的材料未始不可供史学家毕身精细的工作之用;而且不能公开的材料,除了一小部分外交政治的秘密而外,其他的还是汗牛充栋。况且历史的著作,并不眼于外交政治秘密的方面。即就外交政治秘密的材料而论,也不是绝对不公开的,--虽然常有年度的限制。(但是我承友人的介绍,到法国外交部去看有关中国问题的档案,也开放到一八六〇年为止。至于他们本国人和政府有接拾的,当然看到的期间更迟。如G. P. Gooch 写《大英外交史》,便参考过英国外交部最近的材料;而H. B. Morse写《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也看过英国外交部关于鸦片战争的档案。)并且谢谢俄国的革命,把以前帝国的秘密文件,一齐发表,或是公开出来。他们的红档里面,不但有许多是关于西洋外交史的材料,而且有许多是关于中国内政外交极重要的材料。(现在外交档案全部不公开的,恐怕只有日本,这件事很受西洋学者的非难。)大战以后有许多条约,也只是公开的秘密。如威尔逊文件的发表,Col. House文件的发表,还有许多自传,回想录的发表,都是留心的史学家最好取材的宝藏。就以中国近代史而论,除了民间社会的材料而外,就是政府的文件,最大部分也是公开的。如《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等等,都分藏在故宫博物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处,可以自由参考。从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部一贯下来的档案,都有钞档可以调阅。况且中国的外交内政,简直没有多少的秘密可言。史书的定本一层,却是更难说了。老实说,史书就永久不能有最后的定本的。古代史的标准著作,常常因新的发现,新的采掘,而有变更。如殷墟的发掘,便变更了许多我们对于殷代文化制度和世系的观念,值得我们重写一部殷代史。就是没有新的发现,则因后来的生活愈益演进,对于前代的了解,愈益增加,并且愈有不同的观点。(这个道理,我也在另文研究。) 知识的探讨如果一日不停止,则谁敢说他的著作,是最后的一部呢? 比较起来,“文献足徵”而且“所见异词”优于“所闻异词”,是研究近代史所占最重要的优势。在目前的不研究,难道等到将来湮没以后,对荒邱而太息吗?所以我觉得在国外受过近代史学训练的人,应当积极研究本国史,或是本国近代史。我不是说中国人聪明才力,尽心去研究外国史,不能和外国史学界权威抗衡,乃是说除非他能终老于外国,不然即以材料的不方便而论,要与外国对于史料予取予求,终日摩挲的学者去争一日之短长,或是百年之大业,是很难的。况且学术的眼光,是把一切材料都作平等待遇的,不见得远方来的药材,便要灵些。又何必舍近就远,舍己耘人呢? 近代史的文献虽然多,--不只是文献,就是实际的物件等等也是多,--但是丧失的快,也是可以惊人的,鸦片战争时所用的喷筒,--当时重要的火器,--至今我不过在南京第一公园里,看见一个。庚子战役时的武器、旗帜、告示,以及民间所贴的“花纸”,只有外国的博物院和图书馆里,还可以看见。就是辛亥时候的报纸杂志,现在中国党史编纂委员会四处登报招求,已经有许多是不可再得的了。建筑雕刻最近被毁于水火兵灾的,更是不可胜数。这种文物的沦亡,是极可伤心的事。如果实际的物件等等之保存,只有靠国家或是大规模团体的力量,和一般人民的历史兴趣。如国立历史博物馆,是亟亟于要建筑的。至于档案一层,更非靠国家的力量不可。如巩固的Public Record Office是一种最好的制度;但是中国还没有谈到。十七年国民革命军进北平的时候,我眼见各部档案散失,并且想了许多法子去挽救;虽然不无效果,但是终因范围太大,机关太多,致告束手。曾经建议设立档案保管局,也因为财政困难,不能实现。从研究史学的人看去,是多么痛心的事!有如太平天国的文件,当时因触犯禁忌,几乎全部销毁掉了。在国内除故宫博物院里略有发现而外,我想太平天国灭亡以后,两江总督衙门和布政司衙门里,一定还有存着的。但是我访求了两三年,知道经过迭次的兵灾,完全丧失。英法联军战争以前,中国的外交中心是两广总督。但是两广总督衙门的档案,在1858 年广州失守的时候,大部分丧失,一小部分被掳到欧洲去了。只落得我在欧洲的时候,还在旧书摊上,买回一百多件。(其中有一件是葡萄牙驻澳门理事官诿黎哆,关于禁烟问题,向林则徐具的甘结,有亲笔签字和火漆印章。)国内总理衙门及以后外交机关的档案,却有二万多本的钞档;虽经拆订了一部分,弄得很凌乱,已经是最难能可贵了。(至于原档,已经凌乱损坏散失不堪。譬如(民国)十八和十九两年,我去研究中日战争档案的时候,想调阅李鸿章和俄国所订《中俄密约》的原文;登记簿子上说是存在一小白皮箱里;据一个在外务部和外交部服务将三十年的职员说,此项密约原文和这个箱子,早已不见。当华盛顿会议的时候,与会的国家,要求中国发表原约;但是遍寻不得,后来一个不重要的职员,在地下的乱纸堆中发现出来,现在不知去向。华盛顿会议的记录上所载的,是否即系原文,抑系译本,中文原文如何,均不得知,真是可惜。)如袁世凯时代国务院的公文信件,我为清华大学图书馆论斤地买了许多,燕京大学也买了不少。可见其余机关档案散失的情形,真是一幕惨剧!若不积极保存,将来更不知道散失到了若何地步。 国家的档案,当然主要的还只有靠国家保存;但是在国家的力量和当局的认识,还没有到这问题来的时候,各处图书馆应当尽他充分的力量;而史学家的寻访搜集,也是一件极重要的事。虽然不能和国家去令部保存的那样痛快,却也是一个不小的力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千仞之冈,始于培塿;九达之衢,肇于跬步”恐怕要成寻访搜集史料者的格言。寻访搜集以后,还要继之以整理,考订,发表。其实什么是历史研究法?严格的讲历史研究法只是史料研究法。德文所谓“阿瑞斯踢克”(Heuristik) 的学问,正是搜集史料的学问。发表一层,也很重要。虽然不能全部发表,不能不有精密的选择(选择标准一层,自不能不起争论),但是为自己和后人的运用,以及将来的流传起见,这种困难,是不能免的。在写史书以前,史料丛书的编订,是必经的阶段。如德国的“Monumenta Germania Historica”、英国的“Rolls Series”和法国的“Collection des Documents lnedits sur 1, Histoire de France”正是这一类的重要贡献。最近德国的“Die Grosse politik”,也是一个史料的宝藏。中国以前的“长编”也仿佛有同样的性质。所以章实斋关于史料整理的意见,说是理宜先作长编。长编既定,及至纂辑之时,删繁就简,考订易于为功。(参见《章氏遗书》卷十三)章氏论史,以“记住”与“撰述”并重,因为名词的用法不同,他所谓史学,只限于史书。他说“整辑排比谓史纂,参互搜讨为史考”;但是史纂史考仍是达到精确的史学所必经的阶梯,所以他说“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与胥吏簿谱,皆不可用,然舍此二者,无所以为史也”(参见章氏《文史通义》此处所谓“史”系指史书本身而言)。可见这种认识,是中国从前的学者有过的。为求中国有科学的史学和精确的史书起见,史料丛书的编订,实在是基本的工作,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将所有的史料一齐发表,因不可能,而且不必,但是将其有重要性的下一番“整辑排比”,或是“参互搜讨”的功夫,实在是新史学的基本建设。若是真有重要的史料,能得其完整的更好,万一不是完整的,也不当遗而不收。“吾犹及史之阙文”,岂不也是一件可幸的事吗? 近年来中国很有人注重历史研究法。这虽然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但是高谈方法而不去做实际应用方法的工作是不成的。读一百部科学方法论,决不能产生一个大科学家,或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贡献;读一百部历史研究法,决不能产生一个大史学家,或是一部重要历史的著作。大科学家和重要的科学贡献,是从实验室里,繁琐而极费耐心的工作里,产生出来的;大史学是从史料的灰堆和凌乱的文件里产生出来的。“大匠能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巧是一切发明贡献的基本条件。巧是从运用一部分确定范围以内的材料到精熟的程度,才能产生的。现在西洋大部分的史学家,真所谓“席丰履厚”,有人已经替他们做过了搜寻整理的工作(但是研究西洋中古史的人,便不见得有这种福气;还有许多“银拉丁”的材料,非自己整理不可)。在中国的史学家便不能袖手旁观,要有自己的工作,非自己下手不可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