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山东民俗专家:中秋拜月是女性专利始于明代


    新华网山东频道9月13日电(记者 王海鹰)记者儿时中秋节的记忆中,有一项非常庄重严肃的习俗:祭月。如今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已经少见了。只在有老人的家庭,中秋的夜晚还会在阳台上摆上供桌,完成月光下的祭祀。民俗专家说,中秋拜月习俗始于明代。
    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中秋节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中秋之夜,满月初升,人们在露天面向月出的方向设案,摆上月饼、西瓜及其他瓜果,挂上月宫图。有的还要摆上一把青豆,这是供兔儿爷享用的。迄今山东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童谣:“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拜月是女性的专利。设案后,一家所有的女性都要望月而拜,说出心愿,祈求太阴星君的护佑。
    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学家李万鹏说,我国先秦时期就有祭月的祀典。不过不确定在八月十五举行。中秋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使这个节日越来越多地有了民间信仰的成分。到了明代,老百姓在过中秋时才开始祭祀太阴星君,也就是嫦娥。(完)
    责任编辑 王媛媛 
    

    ·延伸阅读·
    山东民俗专家:中秋作为节日成于隋唐时期
    新华网山东频道 2008-09-13 16:29
    新华网山东频道9月13日电(记者王海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节是无数游子心头分量特别重的一个节日。民俗专家说,中秋作为节日大约形成于隋唐时期,最早的内容是赏月,其团圆的节日内涵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入的。
    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学家李万鹏说,中秋作为节日,大概出现于隋唐时期,唐代诗人李朴有《中秋》诗曰:“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唐时日本和尚圆仁在所著的《大唐求法巡礼记》中,记载了山东荣成赤山法华寺的僧人过中秋节的情景。不过在唐代,中秋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赏月,过节的人群也主要在“士”这个阶层,赏月过中秋属于文人的雅兴。
    中秋节盛行于宋代,宋朝时普通百姓也开始过中秋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李万鹏说,中秋节在宋代还是家自为节,从明代开始,增加了社会交往的内容,人们开始在中秋期间走亲戚、送礼(主要是月饼),特别是姻亲,在中秋节前一定要送月饼,以此联络感情。
    民俗专家认为,中秋节团圆的节日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加入的。中秋时节,满月当空,人们期待月圆人也圆。尤其是在唐五代以后,战乱频仍,离散的家庭增多,八月十五的满月也因此成为人间团圆的寄托。至今山东一带,还把中秋之夜一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吃饭叫做“圆月儿”。(完)
    责任编辑 王媛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