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春节里的思想论 传承幸福


    幸福,是心灵深处的一次洗礼,它让人学会宁静地享受,它擦亮我们初醒时惺忪的睡眼,帮助我们撑起一根拐杖,在迷途上奔走。为了幸福,我们无悔的脚印每一年都刻在了这条崎岖而狭长的小路上。
    春节,是一个获得幸福的机会,不论忙于事业、学业,或是任何事情的人们,都在这个日子里,义无反顾地回家。我们爱自己的亲人,所以也爱这个节日。
    希望新年能够举办一些慈善活动
    王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
    春节是我们农历的新年,我的同龄人都记得,小时候过春节见面的时候都说“新年好”。现在全世界都承认春节是中国的新年,我国对外正式的翻译是Spring Festival。但是,美国总统或者英国首相向当地华裔祝贺的时候都是“Chinese New Year”,所以它是中国的新年。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希望在过中国的节日,尤其是中华新年的时候,能够举办一些慈善活动。在旧社会,在阶级矛盾极端严重的时候,每年过年前北京到处都有舍粥的。美国人在过复活节时,也会向民众免费赠送火鸡,而且不需要任何手续,因为去那儿排队非领不可的家庭肯定是有困难的。同时,举办这样的慈善活动也可以改善弱势群体的心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佚芙 整理)
    宗族文化呼唤返乡
    周正庆:暨南大学历史系副研究员,博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周正庆说,思乡想家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的情感,跟中国人的“宗族”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尤其到了节日的时候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据了解,宗族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利益群体,形成于西周时期(大众认可的时间)。周正庆解释道,每一个宗族里面都有自己的宗法,要求自己的族员遵守,这样可以增强族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它可以使千千万万的族众在血缘的召唤下形成一个整体,必要时在诸方面达到行动上的一致,使宗族势力得以张扬。“重根”、“寻根”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具体到现实就是春节返乡,一个主动回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宗族对在外的游子的一个呼唤作用。
    周正庆提到另外一个原因是时间上的问题——生活节奏。在外工作的人,很少有机会有时间跟家乡宗族的人有接触,他们就只能趁着假期的时候回去,回归家庭。
    但是会不会因为社会节奏加快,通讯技术进步,返乡的情结会变轻变淡呢?周正庆表示并不会,正是因为时间上及空间上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所以他们更加需要一种情感来维持他们的关系,而这种需求会重新焕发他们家庭与家族的认同与归属感。 (梁锦弟 整理)
    春节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叶春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观念是源于亲情、乡情,是源于看亲人、看祖先的传统。叶春生认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工业或半工业时代,甚至一些落后地区还处于农耕时代,所以人们对于农耕时代的节日情有独钟,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这么辛苦,都要赶回家去过年的原因。回家过年,不是简单的一种亲情,应看作一种乡情、族情,甚至是爱国情,这是一种年的情结,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俗行为。
    对于年味,叶春生也有自己的看法,春节的年味是越来越浓了,恰恰是因为中国人过年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出外旅游、逛花市、举行联谊会、茶话会等等,一年比一年的花样多,气氛越来越旺,也比以往要早一两个月到来。叶春生认为,春节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始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有2000多年历史,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提升,春节甚至可以超过西方的节日成为世界的潮流,例如联合国已经为春节亮灯。 (唐翠萍 整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