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城市史研究中的都市——地区理论(3)

在澳大利亚,尽管历史学家们还没有像北美和拉丁美洲那样普遍采用地区方法,但斯蒂尔特认为澳大利亚也许是最应该运用这一方法的典型之一,因为它实际上就是分成几个大的功能地区,而每一个地区都以一个沿海的重要城市为首。新西兰的情况也与澳大利亚大致相同。那里19世纪中期建立的沿海城镇,发展成英国旧式的基于耕种业的经济地区的中心。
    城市和腹地关系问题是采用地区方法的深化。斯蒂尔特介绍美国学者的情况说,乔考布斯(Jocobs)用“城市(city)地区”这个词来说明乡村人口稠密的腹地和某些城区周围的工业和商业工作区域。在她看来,那些能产生城市地区的城市的特性是:这个城市具有一种充分不断地替换其多种重要职能的能力。她举波士顿为例,认为它造就了覆盖麻萨诸塞州东部绝大部分的城市地区,而这一地区又向新汉普夏南部和罗德岛全州扩展。〔24〕
    城市和腹地相互依赖的理论也被马丁·卡兹曼有效地用来分析圣保罗。他认为,正是咖啡,使圣保罗的工业发展。1940年以后,工业人口的急剧上升,为各种农产品建立了广泛的新市场,这就刺激了周围的农业,使之更扩大、多样化和现代化。按照他的观点,圣保罗是几乎遍及所有巴西中南部腹地发展的引擎。〔25〕
    赫斯特(J. B. Hirst )对澳大利亚的城市及农业腹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澳大利亚的人口和经济力量都在城市,主要城市占了殖民地人口的1/3到1/2,矿产、牧场和农业的所有者都住在城市,进出口商也居住在城市;投资通常是双向关系:城里的商人和专业人员投资于采矿和畜牧业;乡村的牧羊人和牧场主投资于银行业和城市财产业。他还研究了城市-地区的政治方面,从1870到1917年,遵照殖民地立法的代议制,权力重心在城市和乡村来回摆动。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城市始终控制着乡村、因为基于城市行政机构的官僚统治始终控制着教育、政策制定、救济和公共医疗。〔26〕
    城市-腹地关系的研究也是美国城市史的推动力。罗伯塔、米勒(Roberta Miller)指出,美国城市-地区关系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沿海经济向西部的扩张,地区的发展伴随着地区间的联系。她发现:第一,地区城市的发展是国家、国家以下和地方三者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第二,地区间的交通改善对于以后地区经济形成有重要作用。第三,城市(Urban)的发展并不是对城区(city )和腹地的所有部分同样有利。〔27〕
    总之,斯蒂尔特举了许多国家的实例,意在说明无论是以经济标准还是以文化标准划分,地区方法以及城市-腹地关系的研究都是各国至今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斯蒂尔特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点启发,这就是城市-地区理论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问题是这样提出的。在“城市和它的腹地”这样的小标题下,斯蒂尔特列举了弗雷德·丹姆斯(Fred Dahms)对安大略省休伦(Huron)、布鲁斯(Bruce)和威灵顿(Wellington)三个县所进行的研究。说“丹姆斯虽然没有把这三个小的、偏远的社区置于任何特殊都市中心的氛围中,但他探讨了这三个县在总的城市化进程中变动着的功能。他的结论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这些小地方也卷入了城市化进程,从最初的农业服务中心,发展到现在每个县都承担了一个到两个特殊的如旅游、批发或粮食加工等城市的职能。这说明,以前体现在大城市的那些城市因素,现在可以在分散的小城镇或村庄找到--这就是乡村城市化进程的产物。”〔28〕
    在上文中,斯蒂尔特没有向我们直接提出城市化与城市-腹地理论的关系问题。但是,他列举的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的影响是明显的。这也就是说,在城市史学发展到今天,许多国家都把全社会的城市化过程作为研究的主要目标时,地区方法是否还有效?笔者认为,斯蒂尔特的上述议论无疑间接地向人们示意,乡村的城市化仍然是在城市-腹地的范围中进行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笔者想举美国史学家萨谬尔·黑斯(Samuel Hays)的文章,《从城市史到城市化社会的历史》〔29 〕一文来说明。在文章中,黑斯把美国分为东部、东北部、西部和南部几个地区,然后分别从经济发展、全国大选、生活方式和城乡环境几个方面论述了美国全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或者说从城市化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各地区发展的历史。〔30〕这就说明,在城市史学发展到今天,90年代,在美国和许多国家,地区研究方法,仍是普遍适用的方法,它有助于推动城市化的研究。
    以上,本文从地区方法是怎样提出?它的内容是什么?它在今天的状况如何几个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理论是从历史研究实践中产生,并得到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史学家不断运用、不断丰富发展的一种理论方法。同时,只要各国内部存在着地区间的差异,这种方法可能还会继续采用下去。
    经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再来看多纳尔德·戴维斯的观点。笔者反对他要人们放弃都市主义理论的作法。笔者认为,与都市主义相关的地区方法,或者说城市-腹地等方法是许多国家许多学者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戴维斯的文章并不是全无价值,他所总结出的与都市方法相关的五种其他方法说明,这一理论的发现不是凯尔莱斯一个人的创造,因此不应该把他神化。所以,现在加拿大人应该放弃的不是这一理论,而是把这一理论看成是加拿大人独有创造的狭隘意识。同时,笔者还认为,都市-地区方法不是呆板的教条,它只是一个大致的理论框架,各国的史学家应该根据本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不断吸收各学科新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它不断丰富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理论方法更好地为历史研究服务。
    注释:
    〔1〕Donald F. Davis,TheMetropolitanThesisandthewriting of Canadian Urban History, inUrbanHistoryReview,Vol ⅩⅣ, No. 2 (October 1985) PP. 95-113.
    〔2〕Ibid., pp.95-96.
    〔3〕Ibid., p.96.
    〔4〕参见J. M. S. Careless, Frontierism, Metropolitanism,and Canadian History, in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5. 1954. pp. 3-5.
    〔5〕D. G. Creighton, Commercial Empire of the St.Lawrence, 1938.
    〔6〕D. G. Creighton, Dominion of the North, 1944.
    〔7〕D. C. Master, The Rise of Toronto, 1850-1890,Toronto, 1947.
    〔8〕J. M. S. Careless, Aspects of Metropolitanism inAtlantic Canada, in Mason Wade ed, RegionalismintheCanadian Community, 1867-1967, Toronto 1969 pp.117-129.
    〔9〕J. M. S. Careless SomeAspectsofUrbanizationin Nineteenth Century Ontario, in F.H. Armstrong, H. A.Stevenson and J. D.Wilsoneds. , AspectsofNineteenth Ceutury Ontario: Essays Presented to J. J.Talman, Toronto 1974. pp. 65-79.
    〔10〕J. M. S.Careless, MetropolisandRegi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City and Region inCanadaHistorybefore 1914, in Urban History Review, Apr. 1979. No. 3.
    〔11〕参见J. M. S. Careless, Op. cit., p. 116-117.
    〔12〕Ibid., p. 114.
    〔13〕Gilbert A. Stelter, A Regional Framework for UrbanHistory, in Urban History Review, Vol. ⅩⅢ,No3. February1985.
    〔14〕A ConversationwithGiibertA. Stelter: Urban History in Canada, in Journal of Urbon History, Vol. 6, Num.2. February, 1980.
    〔15〕Ibid.
    〔16〕Ibid., p. 203.
    〔17〕Stelter, A Regional framework for Urban History p.201.
    〔18〕Ibid., pp. 197-198.
    〔19〕Ibid., pp. 200-201.
    〔20〕Quoted from McCarty, “Australian Regional History”,p. 91. see Stelter, A Regional Framework for Urban History.p. 196.
    〔21〕D. Goldfield,“The Urban South: A Regional Framework”,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86(1981): pp. 1009-1034, See G. Stelter, Op. cit., p.196.
    〔22〕M. Katzman, CitiesandFrontiersinBrazil: Regional Dimensio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 1977), Quoted from G. Stelter, Op. cit., p. 198.
    〔23〕James Scobie, Argentina, A City and ANation( NewYork 1971), See G. Stelter, Op. cit., p.198.
    〔24〕Jane Jacobs, Cities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 1984)。 p. 47.
    〔25〕Martin Katzman,“SaoPauloanditsHinterland:Evolv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 Rise of an Industrial Power,”in Manchester and Sao Paulo, ed., by Wirth and Jones. p. 125.
    〔26〕J. B. Hirst, Adelaide and the Country, 1870-1917:Their Social and Politial Relationship (1973)。
    〔27〕Roberta M. Miller, CityandHinterland, A Case study of Urban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mt,( westport, conn.,1979)。
    〔28〕Fred Dahms, “TheProcessofUrbanizationinthe Country-side: A study of Huron and BruceCounties, Ontario 1891-1981” in Urbun History Review, Ⅻ (February 1984) pp.1-18.
    〔29〕Samuel P. Hays,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totheHistory of Urbanized Society, in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Vol. 19. No. 4. August 1993.
    〔30 〕参见拙文:《西方城市史学初探》, 载《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