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韦杨波]“刘三姐歌谣”考辨——兼谈作为非遗的“刘三姐歌谣”的保护与传承(4)


        余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政府行为,“刘三姐歌谣”文化“申遗”成功,政府是最积极和最大的“推手”。同时不难发现,在“刘三姐歌谣”文化保护区成立及“刘三姐歌谣”“申遗”成功的前后,不缺乏公共知识分子们忙碌其中的身影。“刘三姐歌谣”文化保护区的建立和“刘三姐歌谣”申遗成功,学术界作为智力参谋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在非遗传承与保护运动中,积极参与其中学者们并非无可指摘。2007年11月,由广西地方高校河池学院和广西宜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邀请包括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民族文学》、广西社科院、广西民族大学等区内外教学、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赴会。研讨会呼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刘三姐文化开展多方面研究”,但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和会上的发言,多数仍集中在对刘三姐文化的现实意义、社会价值、刘三姐文化产业化、刘三姐文化品牌等问题的关注之上[12]。学者们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表现,部分如青年民俗学家施爱东所言:“都在忙于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对策性的、操作层面的议论多于学理性的、思辨性的挖掘和阐释”, “为了取得所谓的信任与支持,获取持续的利益和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界的学者们正逐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神化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试图借助民族主义话语把自己操作成民族精神的守护者” [11]194。学术界对“刘三姐歌谣”是什么这样的理论性问题不做或者不愿深究,正是拥有部分话语权的学者们在现实利益和求真的学术立场之间摇摆不定的结果。很显然,如果想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一顶虚拟的文化桂冠,不论是政府还是公共知识分子们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赵世瑜. 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2](清)王士祯. 池北偶谈(下册)[M]. 北京: 中华书局,1982.
    [3] 梁昭. 民歌传唱与文化书写一一跨族群表述中的“刘三姐”事像[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
    [4]覃桂清. 刘三姐纵横 [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EB/OL].http://www.ihchina.cn/inc/guojiaminglunry.jsp?gjml_id=023,2012-6-08.
    [6](清)沈德潜. 详注古诗源(上) [M]. 上海:新民书局,1934.
    [7]农学冠. 刘三姐文化初论[J]. 广西民族学院报,1994,(3).
    [8]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编著. 毛南族民歌选[G].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9]黄桂秋. 刘三姐文化的人类学解读[J]. 河池学院学报,2008,(1).
    [10] 向云驹.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士课程目录[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施爱东. 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银建军,谭为宜. “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综述 [J]. 河池学院学报,2007,(6).
    本文原载:《河池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