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堂熊燃]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岁时节令(5)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06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 刘礼堂 熊燃 参加讨论
五、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各半之时,故称“中秋”。中古时期民间逐渐形成一以赏月、拜月以及后世吃月饼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唐代诗人欧阳詹《玩月诗序》日: 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盖不流,大空悠悠,婵娟裴回,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关月亮的记述甚多,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著名。月亮神话传说在民间演变为中秋赏月之俗。不过这种风俗在唐以后南北地域内均普遍存在,这里可略而不论。 六、重阳节 “重阳节”即夏历的九月九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九”,又因日月逢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民间于是日久有庆贺之俗。主要活动有登高、佩插茱萸、赏菊、食糕等。 登高之俗始于西汉。 佩插茱萸作为重阳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也早见于汉代,知六朝江南多处有此俗。 至唐代,此风更盛。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早脍炙人口,所说正是重阳登高、插茱萸事。而唐代帝王们在重阳节既要登高游宴,又要赏菊赋诗,还想射箭游猎,很显然一天时间是不够用的。因此重阳节不是一天,而是两天或三天。重九后一日宴赏,号“小重阳”。李白居湖北安陆时作《九月十日即事》诗曰:“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正谓此。《御定佩文斋广群方谱》卷5“登高条”引孙思邈《千金方·月令》,视重阳登高为一项重要活动,称: 重阳日,必以肴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归。 参据王维《奉和重阳节上寿应制》、王缙《九日作》、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皇甫冉《重阳酬李观》诗可知唐代重阳前后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之风是十分普遍的。如王维《九日作》云:“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均可见唐人几乎是无菊无酒不重阳。 七、除夕节 除夕作为一岁的最后一日,也是新年的前一日,是世俗间相沿已久的重要节日,除旧迎新是除夕节的主旨。除夕有一系列的节俗活动。可简述如下。 首先除夕要更换桃符、春联、门神,并有一些其它门饰。应劭《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称有神仙兄弟二人,一名神荼,一名郁垒,居于风景秀丽的度朔山下,他们把祸害人间的恶鬼都用苇索捆起来让虎吃掉。这个传说恐在当时广泛流行于民间。因此为防止恶鬼进家,削桃木梗制成神荼、郁垒两人形象,立于门上。于是便产生了中国门神的雏形。至魏晋南北朝,时人认为刻木为人形太麻烦,于是削成一块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人的名字。把这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称之为“仙本”或“桃符”。此已见前引《荆楚岁时记》。宋人王安石《元旦》诗所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疃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辟鬼祛邪的“桃符”。与此相关联的是举行驱鬼除瘟疫的仪式——逐傩。关于逐傩,前文已述。此再略加补充。《太平御览》卷17引《荆楚岁时记》云:“卒岁大傩,殴除辟厉……桃弧棘矢,所发无臬,飞碟雨散,则瘴必毙。”据《酉阳杂俎续集》卷4《贬误》载“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渐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疟疠也。予读《汉旧仪》,说傩逐疫鬼,又立桃人、苇索、沧耳、虎等,渐为合沧耳也。”前为六朝时事,后者为唐代。宋代及以后亦然。 其次是所谓“守岁”。除日象征着一年即将过完,新岁快要来临,人们甚至通宵不寐,坐而守岁,至少在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的荆楚地区即出现此俗。据《荆楚岁时记》载:“岁暮(除夕之夜)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此类事例又见《玉台新咏》卷8徐君倩《守岁》诗。唐诗中也屡见此类记述,如《全唐诗》卷509庐仝《守岁》诗、《全唐诗》卷659罗隐《除夜》诗等。 宿岁也是当时民间除夕习俗之一。《荆楚岁时记》前条接云:“岁暮……留宿岁饭,到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这种“宿岁饭”大体是表示家庭富足和希望来年丰收之意。又有吃团年饭之俗。中守岁条注中《风土记》云:“除夜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与上引《荆楚岁时记》云“岁暮……相聚酣饮”,记述大体一致,是说在除夕之夜祭这与流行至今的春节习俗已是非常地接近。 (刊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6期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