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宏]凉山彝族的气象类“尔比”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4)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2:11:06 中国民族报 2012年11月2日 叶宏 摄影/图: 参加讨论
当今,导致灾害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应对气候变化业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阴晴交替鸡饱不思食,阴晴无常独子无早餐”,说的正是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当天气变化遵循规律时,人类获得丰收;而天气变化无常时,即便是只有一个孩子,也无法养活。当生态灾害爆发时,文化赖以度过难关,正是依靠地方性知识。人类学高度关注地方性知识,是因为地方性知识在维护人类生态安全上,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类学相信,每一文化都有一套完整的生态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体系,当灾害降临时,这套完整的生态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体系远比外来的、或者科技上的抗灾救灾要有效得多。 流传于民间的、生动丰富的气象类“尔比”,不但预测了彝区天气的变化,也对即将发生的灾害如洪水、地震等有所预测。比如,“降雨之前必起旋风,涨水之前必冒水泡”;“地将震来牲畜惊,人将得病灵魂惊”等。这些具有预警特点的地方性知识对于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社区层面的防灾减灾弥足珍贵。如何在社区层面上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活动,从而有效地管理灾害,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社区层面的防灾减灾,应当是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 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气象类“尔比”,代表了凉山彝族对于自然生境和气候变化的认知,蕴含着深刻的彝族哲学和伦理观。作为彝族生态文化符号之一,气象类“尔比”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迁和丰富的过程。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对彝区社会生活的影响,“尔比”也像其它传统文化符号一样,面临着传承危机。而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自然和人为导致的各种灾害更加挑战着“尔比”对于现代性的调试。因此,研究“尔比”,关注“尔比”在实践中的变迁,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对于凉山彝族气象类“尔比”的进一步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走进彝族文化博大而又精深的精神世界,从而保护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探索民族文化与社区灾害管理的契合点,从民族文化和制度上考察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填补灾害研究的空白,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带给社区的影响,构建更加和谐安全的社区。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面临大规模地破坏自然之后带来的困境,如何将已有的人类经验和科学技术有效结合是可持续发展的要义。凉山彝族气象类“尔比”,既是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将“尔比”中的地方性知识深入地剖析、灵活地运用、更好地与社区相结合,与现代防灾减灾技术相结合,将会对促进民族地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积极的作用。 [田野手记] 近年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自然灾害形势愈发严峻。在已有研究中,民族地区及广大农村社区往往被当成在灾害面前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受体。自2008年9月迄今的4年里,笔者穿行于藏族彝族多个受灾害影响的民族社区,从事彝族等少数民族与防灾减灾相关的传统文化事项的搜集与研究。在田野调查中笔者发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本土少数民族适应不同生境及气候变化的地方性知识,体现在民间信仰、宗教仪式、人生礼仪、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以凉山彝族为例,在其分布的川、滇大小凉山,自然灾害频发,灾害的影响大。而以“尔比”为代表的具有区域性特点的防灾减灾地方性知识,反映了凉山彝族对于天气变化的认知与利用,以及对于灾害发生的预测和准备。这些与气象、物候有关的“尔比”,或由彝族同胞世世代代口口相传,或存在于历史久远的彝文古籍与毕摩文献中,构成了凉山彝族独特的灾害文化元素。凉山彝区的灾害形势和在防灾减灾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整个西部民族地区的缩影。将“尔比”等地方性知识灵活地运用,更好地与社区相结合,与现代防灾减灾技术相结合,将会对促进民族地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形成具有当代特色的、融合历史和民族智慧的中国减灾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叶宏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