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3)


    三
    (一)研究的成绩与几点不足之处
    学者们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普遍认识到传统中国社会中存在的民众日常信仰,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社会关系及政治行为等都产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作为一种草根文化的民间信仰,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基层文化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全貌也是很有意义的。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往往能够注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如信仰与信式、信仰与社区发展、信仰与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民间信仰问题进行审视,使民间信仰成为了考察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而本领域也成了近几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一个亮点。同时,他们还认识到这方面的研究必须借鉴社会(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概念与方法,并有必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手段,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才可能有新的发现,取得新的成果。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无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国内的一些研究中还存在着就信仰论信仰的情况,而没有能够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去考察民间信仰问题,因此也就使得对民间信仰的研究简单停留于一些表面现象的描述上,而难以发现更深层次的东西。
    其次,与上述倾向不同的是,在另外一些研究中又存在着随意套用其他学科概念的做法,往往使人莫测高深。我们认为,进行民间信仰的研究很有必要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一些概念及它的田野调查的方法,这往往能使我们在研究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认为这些理论与方法并不能替代研究本身,所以对一些概念的运用必须谨慎从事,以免导致研究本身的异化。
    再次,在研究内容上也存在着畸重畸轻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一些全国性的信仰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某一地域信仰的深入研究则较为少见;一是目前华南地区的民间信仰研究大大超前于其他地区民间信仰的研究,这两种状况都亟待改变。
    (二)对未来研究趋向的几点看法
    可以预见,民间信仰问题作为观察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独特视角,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会是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无疑,其研究取向与社会史整体的研究方向有汇通之处。如国家与社会是近年来社会史学界较多涉及的一对范畴,而民间信仰作为草根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角度来审视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对立以及在对立中发展的矛盾过程,有着较强的理论意义,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传统中国社会也很有帮助,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如前文所述罗一星、陈春声、刘志伟、赵世瑜等人的一些论文便是如此,当然,更进一步的探讨还有待进行。
    另外,对较有特色的区域性神灵信仰的考察也是深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由于资料相对集中,因此也就容易做得更细致、深入。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能够通过个案的研究由点及面,小中见大;另一方面,在积累了数个个案以后,又能够通过区域神灵的比较来看传统中国各个地域社会之间由于时空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各自的特点及生存方式的不同,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区域社会史的研究也是极具重大意义的。
    仪式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 其变迁不仅与整体的社会变迁相关,更大程度上则是与实际参与者的状态密切联系着的,换言之,对于仪式的深入研究,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民间信仰的意义与存在价值。因此,最近已有学者运用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当代中国民间信仰与仪式进行了研究,他们都“围绕着仪式、象征及其特定社区、群体的文化本质和演变讨论问题”,并指出“仪式决不仅仅属于传统的前现代的社会,现代政治生活和权力的运作同样离不开仪式”。[30]
    在理清民间信仰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如何看待现当代中国农村的民间信仰问题,如今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的神灵崇拜以及围绕这些神灵产生的祭祀圈、祭祀组织在当代农村及农民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着什么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其发展前景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史学的现代关怀,同时通过这样的研究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反思现代化理论的场景。但无疑这方面的研究更需要借鉴社会(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进行艰苦的田野调查才能完成。
    总之,笔者认为,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对民间信仰问题进行研究,对区域性神灵信仰的研究,探讨民间信仰在现当代中国农村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对民间信仰仪式的深入体验与阐释等,可能会是未来数年内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注释:
    ①由于本文主要以社会史领域内的民间信仰研究为考察对象,因此,关于目前中国民俗学界的民间信仰研究暂不涉及。
    ②就笔者而言,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因为正是草根性(非文本性)才标志出了民间信仰与制度化宗教的根本区别,正是在这一点上,使它与民间教派宗教有所区别,后者毕竟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经典与制度。所以,笔者以为在中国,所谓民间信仰就是指与制度化宗教相比,没有系统的仪式、经典、组织与领导,以草根性为其基本特征,同时又有着内在体系性与自身运作逻辑的一种信仰形态。
    ③具体可以参见王铭铭上揭书。
    ④以上论文还可以参见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版),该书收集了作者在庙会领域的数十篇研究论文,可以被看做是作者庙会研究的一个小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