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驱云驾雾祥龙来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1:11:29 民俗学博客 张勃 参加讨论
一般认为,十二生肖动物中,龙是唯一现实中不存在的生物。但也有的学者认为龙本是一种实有动物,在上古时期也不神秘,十分常见,可以饲养,可供食用。龙在远古时期是否真实存在过,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里姑且不论。其实无论持哪一种观点,应该都不会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传递到当代中国人心目中的龙,无论其形象,还是其性质,都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的结果,凝聚着无数人的想象力和情感认同。龙聚集了太多人的关注,人们运用丰富的想象不断改变着它的形象,赋予它更多的超自然能力,逐渐将其塑造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虾,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能够“潜景九渊,飞跃天庭,屈伸从时,变化无形”的神奇动物。我国民间不仅流传着数量庞大的龙传说和龙故事,而且形成了许多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这些传说故事、民俗活动反映着人们的龙观念和对龙性的种种认知。大致而言,龙既是可以上天入地的神仙坐骑,也是行云布雨的司水神祇;既是高高在上的君权象征,还是预示太平的吉祥瑞兽。 1、神仙坐骑 龙变无常,能够沟通天地,“欲小则化为蚕烛,欲大则藏于天下,欲高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所以经常成为神仙圣人们的坐骑或脚力,《韩非子》里有“龙之为虫,可狎而骑”的说法,而在上古神话中,不少神圣如颛顼、帝喾、蓐收、句芒、祝融等都是以龙为骑乘的,且多是两条龙。如《山海经》记述南方之神祝融是“兽面人身,乘两龙”,东方之神句芒是“鸟面人身,乘两龙”。龙可以骑乘的观念深入人心,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也曾在抑郁寡欢之时想象过自己选一个吉日良辰,带上精美的食物,乘上龙驾的象牙美玉装饰的车辆,飞到遥远的地方:“灵芬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也骑过龙。史书记载黄帝曾采用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鼎,鼎成后,有龙垂下胡须迎他上天。黄帝乘上龙背,他的群臣宫妃有70多人也先后登了上去。眼看着龙要飞天而去,没有登上去的人们就死死抓住龙的胡须不放,结果龙须被拽扯下来,黄帝的弓也掉在地上。然而最终龙还是载着黄帝腾空去了,留下的人们忍不住抱着龙须和黄帝的弓号啕大哭起来。后世将这个地方称作鼎湖。在我国古代,类似鼎湖龙去的故事还有不少,那些孝亲行善或者修道合药、高蹈隐居之人,往往是被龙接上天去成了仙人。比如有个叫阳翁伯的人,特别孝顺父母,又十分善良诚信,因而感动了天上的神仙,后来他和妻子一起被云龙接走,住到了海上仙山。 龙既然是可以在天地之间任意往来的使者,也便在民间信仰中担负起引导灵魂升天的重任。俗信人死并非彻底的消失,而只是存在空间的转换,死去的人可以到另一个充满着幸福的世界里继续生活,只是要到达那里通常需要媒介的导引。我国一些墓葬壁画及随葬品中,常有表现墓主乘龙飞升的主题。比如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中出土的两幅帛画均有龙的形象。其中一号汉墓帛画从上到下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天上”部分右上角一轮红日,左上角一弯新月,日月之下各画一条张口吐舌的巨龙,左侧的一条有翼,一女子乘坐龙翼,双手攀月,很好地揭示出龙引导灵魂通达上天的功能。1973年长沙子弹库1号墓出土的《人物驭龙图》中,一男子身穿长衣,腰佩长剑,束发高冠,侧身执缰;身下一龙,摆颈昂首作飞升状,同样表现了龙导引墓主灵魂升天的景象。 2、司水神祇 “龙,水物也。”早在先秦时期人们的心目中,龙就是和水息息相关的动物,也正因此,龙很早就被赋予了司云布雨的功能。每逢大旱,汉代的人们就会用舞龙的方式来祈雨。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如果春天求雨,就要制作八条青龙,其中一条大的,位居中央,其余七条小的,各长4丈,位居东方,由八个穿着青色衣服的小孩操纵舞动;如果是夏天祈雨,就造红色的龙,由穿红色衣服的成年男子舞动;如果是秋天祈雨,就造白色的龙,由鳏居的人穿白色的衣服舞动;如果是冬天祈雨,就造黑色的龙。大约这就是舞龙活动的来历。这种造龙祈雨的方式流传很广,直到近代,还有行用的。比如京津一带,天旱时人们就会在家门上帖龙王神,并将柳枝插到瓷瓶里挂在门旁,又在长板上塑以泥龙,粘上贝壳作为龙鳞,由小孩子扛着上街游行,边游行还要边唱歌谣:“青龙头,白虎尾,小儿求雨天欢喜。麦子麦子焦黄,起动起动龙王,大下小下,初一到十八,摩诃萨。”俗信这样就能降下雨来。四川一带也有类似的做法,只是所用的不是土龙,而是柳枝扎制的龙,届时人们头戴柳圈,将龙拿在手中,沿街而舞。 在这里,龙是作为动物神出现的。作为司水的神,龙还是人格神,民间多以龙王称呼。我国现在许多地方还有龙王庙,庙里头戴冠冕、一脸威严、正襟危坐的龙王往往成为人们求雨时顶礼膜拜、祭祀讨好的对象。不过,若龙王受了祭祀却不能行云布雨驱除旱魃,那么他就极可能被愤怒的人们拖到烈日下进行长时间的曝晒甚至遭受无情的鞭打,直到降下一场甘霖为止。 作为司水神灵,龙或龙王不仅掌管下雨之事,他们还负责其他水事,江河湖海乃至井泉池渊中都有龙或龙王居住管辖。在围绕着龙展开的故事里,这些龙或龙王威力各异,良善有别,性格也十分不同。有时他们和人类以及其他神灵发生或紧张或友好的关系,有时他们之间也难免冲突争斗。广泛流传于山东、东北一带的秃尾巴老李传说就讲述了两条龙因为争夺一条水域的管辖权而大打出手的事情。秃尾巴老李本是一条黑龙,出生在山东一户姓李的人家,出生时被父亲认作怪胎,砍掉了尾巴,所以称作秃尾巴老李。话说秃尾巴老李被父亲砍掉了尾巴,猛的一痛就窜出了家,来到东北白龙江。他想在江中住下来,可镇守这个江的白龙偏偏不让,于是两个就打了起来。秃尾巴老李尚且年幼,打了几次都不是白龙的对手。后来,他就找到一个山东人帮忙,说自己某年某月要和白龙大战一场,让山东人看在老乡的份上多备些石灰和馒头,届时到江边助阵,若看到江里冒白花就扔石灰和石头,若冒黑花就扔馒头。那山东人果然照办,最终帮秃尾巴老李战败白龙,取得了江的居住权和管辖权,白龙江也从此改名为黑龙江了。秃尾巴老李知恩图报,对山东人很是敬重,据说直到今天黑龙江上每逢开船还必须问问船上有无山东人,若没有便不敢开船,若有,船到江心时还可能会有一条鲤鱼蹦到船上呢。这则二龙相斗的传说故事,其实是闯关东的移民(主要是山东人)与东北土著不断发生冲突而终于扎稳脚跟的历史隐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妙峰山香道规则
- 下一篇:[李乔]福建宗教信仰与固始入闽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