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兆元]金钱诱引下的节假日误区把社会带向无文化的时代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2:11:58 蜥蜴残梦 2007-10-08 15:06:4 田兆元 参加讨论
节日是文化的仪式性表达,是传统的延续方式。“黄金周”这个以金钱命名的节日概念,让节日文化窒息,也让我们的时代蒙羞。 由于我们对于节日和假日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存在误区,使得我们当下的节日文化的功能大幅缩减。今天,我们的节日变成了一个旅游和消费的时段,丧失了节日应有的民俗活动及其重要的文化功能,这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假日只是一个空闲的,休息的概念,和节日的概念基本上是两回事,这跟西方的holiday和festival的区别是一样的。传统中国的假日大致上是指公务劳务之余暇,即所谓暇日。假日即暇日,是空闲的时间。在历史上,官员和差役们是有假日的,有的朝代五天一次假,如汉代,这个假叫休沐,意思是休息一下,洗个头。有的朝代十天休假一次,称旬休,唐代旬休称为浣,一月的假期成为上浣,中浣和下浣,也是十天要洗个澡洗个头的意思。可见古人头发长,洗一次很不方便,需要一个专门的时间。 过去老百姓是不存在假日这个概念的。传统中国是个农业社会,日如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的生活可以自己掌握控制,不需要放假。但是,老百姓有暇日,有空闲时间,如农闲时间,如雨雪天气。可是,这与节日无关。那时官员的假日大致上也跟我们现在的双休日性质一样,休息为主,没有特定的文化意义。 历代王朝也在传统民俗节日的时期为官员放假。比如唐宋时期,除了旬休,传统节日的放假时间达50多天,像元日(春节),冬至等放七天长假,上元,上巳,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都要放假。这和那些暇日是不一样的,也和官员的旬休不一样。节日需要一个假日来依托,官员放假,主要是不要让政事影响民间的庆典活动,或者庆典就成为那天的政事。这时,民众群体被发动起来了,实际上是自发地组织起来,参与节日的民俗活动。节日是全民参与的,是一种盛大的庆典仪式,是聚会,是狂欢,有特定的仪程,有特定的意义,是特定的民俗活动。过去节日一般称为岁时节令,主要表达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的酬答,表达对于神灵的祭祀,对于祖先的敬仰,以及对于长者尊者的尊重等,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节日,超越了王朝的局限,被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了,文化精神也就依凭这些节日得以继承。比如天人合一,孝悌忠信,团圆意识,报恩意识等价值观念,都与这些节日的民俗活动存在这密切关联。 节日的民俗是要在我们忙碌一段时间后,通过特定的仪式,唤起和强固我们的文化观念,使其不要在事物忙碌中丧失文化的价值。因此,特定的仪式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比如中秋节,它有吃月饼举家团圆的习俗,晚上要赏月,过去还要祭月。这样的民俗仪式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敬奉自然,体悟自然与人生之理,合家团圆,珍惜生命与情感等,仪式与价值融汇一体。中秋的习俗和价值体系融入到民众的心理之中了,因此,无论是其习俗,还是其价值观,都是中国人的生活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同时成为中国文化成长的土壤。 节日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价值,二是民俗。文化价值和民俗仪式是水乳交融的。假如价值体系不能成为民俗习惯,这种价值也是无法传承,也是会风流云散的。比如,过去的节日里,皇帝的生日都要放假数日,意思肯定也是制造社会认同,国家认同,甚至制度认同。但是,今天还有谁会记得历史上的皇帝是那一天出生的?肯定不知道了,为什么呢?他们的生日节假是带有政治意味的现实举措,不是文化传统习俗自然延续而来的。他们更没有想到,在这样的节日里,培育出一种习俗来,而只是放几天的假,那意义就非常有限。把节日仅仅当作假日,没有价值培育,没有民俗活动,那就浪费了节日的文化资源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专家称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将推动国家认同
- 下一篇:[葛剑雄]中国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