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锡伦]明代的陶真、盲词、门词和明代弹词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39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4-5 车锡伦 参加讨论
明代江浙地区文献中记载的“陶真”、“盲词”、“门词”和“弹词”,名称虽异,都是指民间“瞽男女”用琵琶伴奏、七言诗赞叙事体的说唱艺术。它们源于宋代的“淘真”,演唱传统故事,也“唱新文(闻)”。明代中叶以后,这种说唱艺术在民间很盛行,一般称作“弹词”。它们曾有大量唱本被书商刻印,所以清初女作家陶贞怀所作《天雨花》弹词中有“弹词万本将充栋”的话,但这些明代的唱本留有传本的仅《雷峰塔》《刘二姐》两种。到了清代,江南的弹词(南词)已逐渐发展成为书场中的说唱艺术,但上述明代弹词唱本的形式,一方面由才女们的创作弹词发展为长篇巨制的叙事诗,民间则仍有此类唱本出现,并被民间艺人演唱。 一、明代“陶真”的来源及其特征 “陶真”,又作“淘真”。最早见于南宋时期记述临安(杭州)民俗风情的《西湖老人繁胜录》:“唱涯词只引子弟,听淘真尽是村人。” “淘真”,在宋代文献中仅此一见;“涯词”,又做“崖词”,亦见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凡傀儡敷衍烟粉灵怪故事、铁骑公案之类,其话本或如杂剧,或如崖词,大抵多虚少实,如巨灵神、朱大姬之类是也”。吴自牧《梦粱录》卷20“百戏技艺”也有相似的记载。 “淘真”和“涯(崖)词”指什么?一直是说唱文学和说唱艺术史中的一个“谜”,至今研究者还没有找到直接的答案。有些说法,多为猜测,如,浦江清〈论小说〉说:“据我的猜想,‘陶’字有娱乐的意思,‘真’即是仙”。 陈如衡《说书史话》第5章〈元明说书〉中推测“淘真”是“弄假成真”的意思。 但是,细查《都城纪胜》等书中有关南宋瓦子中的各种演唱技艺和技艺人(演员)的记载,都没有淘真和涯词的记录,说明它们不是某种演唱技艺的名称;从文字上看,它们是口语的记音,也不能做望文生义的解释。因此,《西湖老人繁胜录》中的两句话,可能是当时流行的“市语”,淘真和涯词泛指两种类型的歌唱文体形式。 宋代的音乐文艺,从唱词文体和音乐形式上看,可分为“乐曲(曲牌)体”、“诗赞体”两大类型。 前者唱不同的曲调,唱词基本是长短句式;后者也有不同的唱腔,但基本句式是七言。宋代瓦子中流行的演唱技艺,如小唱、唱赚、诸宫调、鼓子词和杂剧、院本中的唱词,都是乐曲体;诗赞体未见记述。据明代文献中所载,“陶真”是七言诗赞体(见下),因此,南宋时期的“淘真”,也应当是七言诗赞的形式。不妨做如此推论:小唱、唱赚、诸宫调、鼓子词和杂剧中的唱曲,由瓦子勾栏中的技艺人(演员)演唱,它们都同宋代诗歌的主体形式——“词”相同。尤其是小唱,专唱“慢词”(慢曲子)等 ,歌唱艺术水平高。因此,它们为流连于瓦子勾栏中的“风流子弟”们所欣赏,称做“涯(崖)词”;那些“鄙俚浅薄”的“七字”唱(如源于佛教“散花”的莲花落 ),是行乞者乞讨时所唱,或盲人赖以谋生的歌唱技艺,只有粗俗的“村人”爱听,称做“淘真”。有的研究者根据“听淘真尽是村人”句,称“淘真”来自农村,是“农民的艺术”,亦系望文生义。宋元时期“村人”既指农村中的庄户人(农民),也指俗人、蠢人。说唱艺术中的七言诗赞体,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俗讲和转变,它们是唐五代流行说唱艺术的主要文体。关于这方面的须另做讨论。 元末昆山人顾坚曾作有模仿淘真的作品。明魏良辅《南词引正》 记载: 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与杨铁笛、顾阿瑛、 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着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
- 下一篇:[周郢]碧霞元君“生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