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李茂林许建初]云南藏族家庭的煨桑习俗


    【摘要】煨桑作为藏族文化习俗,在藏民的曰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云南藏区在煨桑材料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多样性,煨桑仪式差异明显,并不断演化。藏民对煨桑材料的选用,以其功用为原则,同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与目常生活密切相关。煨桑植物的采集还遵循了生态的原则。
    关键词:云南 藏族 煨桑 藏传佛教 植物学
    作者李茂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许建初,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地址:昆明市,邮编650204。
    我国藏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一横断山区的高寒草原和峡谷地区。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文化经过历史上的多次文化调适,形成一整套与自然环境良性互动的生态文化体系。作为藏族中的一种宗教习俗,“煨桑”在藏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煨桑”又称“烟祭”,俗称“烧烟烟”。“煨”是小火燃烧的意思,“桑”是“祭礼烟火”的意思。藏传佛教意义上的“煨桑”,是指藏民和僧侣在神山白塔龙潭等圣域、庭院居室、寺院庙宇、用于修行的圣地神湖等可供奉神佛的场所,在诵经的同时,通过在特殊的焚烧炉内熏烧特定种类的植物体、植物制品、某些食品药品和矿物(矿物并非普遍使用),以产生浓烟,来供拜天地诸神的宗教仪轨。
    藏传佛教仪轨中所使用的植物被称为煨桑植物,所使用的用品被称为煨桑材料。藏传佛教对煨桑植物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藏区地域广阔,各地区之间在自然环境、植物区系组合、植物种属构成和同物种的产量品性上均存在差异,因此实际使用的煨桑植物,在种类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性。
    位于滇西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该州有藏族约11.2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3.84%,主要分布在德钦县、香格里拉县及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塔城镇、巴迪乡等地。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支特社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其宗中社为例,介绍云南藏族家庭的煨桑习俗,初步探讨该习俗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两社概况与选点依据
    (一)两社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文化概况
    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的支特社四面环山,中间为宽阔平坦的草坝子,海拔3200-3440米,总面积约2万亩,其中田地约300亩,人工草场120亩,天然草场约80亩,其余全为云南松一高山栎针阔混交林林地,自然资源丰富。全社共有25户,135口人,均为藏民,信仰藏传佛教,以半农半牧为生,农作物为青稞、洋芋、蔓菁和油菜,牲畜为牦牛、犏牛、猪等,各户采售松茸等食用菌类的年平均收入占到家庭年平均总收入的50%。全社的主要副业是加工酥油。
    维西县塔城镇的其宗中社位于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丽江二州四县的交界点,海拔1900-2300米,总面积约2千亩,其中田地约350亩,灌丛草地约170亩,其余全为常阔落阔混交林林地和灌木林林地。全社共有34户,不足210人,90%为藏民,其余为汉族、纳西族、白族等。全社90%的人口信仰藏传佛教,汉化现象明显。绝大多数人口以农业为生,农作物为各种谷类、豆类、向日葵等,同时还圈养牛、猪、鸭、鸡等,此外还有各种副业,经济条件较好。
    (二)选点依据
    香格里拉县的支特社和维西县的其宗中社分别代表了云南藏族的两种主要生计方式,支特社代表了高寒草原半农半牧的生计方式,其宗中社则代表了峡谷地区的农耕生计方式。两社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别明显,有利于比较研究。两社群众接受正式教育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异,支特社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毕业者不到人口的10%;其宗中社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较高,社里上高中的学生也比较多,甚至还出了大学生。
    基于以上原因,从2006年8月起,笔者多次深入这两个社,对两社的煨桑习俗状况进行了田野调查。采用的方法有资料收集、半结构式访谈、关键人物访谈、集体座谈、参与性观察、口传习俗的内容分析及证据标本的采集。调查时采访的关键人物都是当地对本民族社会和文化有相当程度了解的人,如社长、活佛、老人、僧侣等。参与性观察则主要是了解各户煨桑仪式的细节。在支特社,共访问村民29人,对13户进行了人户调查;在其宗中社,共访问村民40人,对17户进行了入户调查。进行人户调查的所有户均是随机选取的。本文便是依据数次调查的资料撰写而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