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文明比较,还是文化偏见?(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3:11:10 中国民俗学网 王炎 参加讨论
四 在国内常跟外教打交道,他们差不多有类似的经历。初到中国,对中华文明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打算搞点中国研究,批判一下西方社会弊端。日久年深,渐渐受周围同事和学生的熏陶,有了启蒙文明意识,应雇主之邀,调整角色,很投入地扮演起西方文明的布道者,渐渐失却自我批判意识。 国人文明偏见之深,绝非自由派知识分子独有,而为左派、保守派所共享,超越“左”“右”阵营之争,深入到思维的基础层面——语言之中。程巍有《语言等级与清末民初的“汉字革命”》一章,讨论汉字革命、罗马化运动背后的文明秩序。中国学界对拼音文字心怀拜物情结,相信象形/会意的汉字乃原始蒙昧的遗产。国人受语言之累,缺乏逻辑思维,思想模糊混乱,老祖宗留下的经典也少理性、乏思辨。而且汉字笔画太繁,造成大众高文盲率,国家才落后蒙昧。官方一次次出台简化字方案,长期不懈地设计罗马拼音,以西文语法规范中文书写,认定翻译体的欧化表达才科学严谨。文言或明清白话“太土”,达不到现代思想要求的逻辑性。我们统一大纲的语文教育,让学生常年学语法、改“病句”,母语的精到和优雅,被改没了。更激进者,鼓噪废母语,转习世界语,所谓“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谁反对汉字革命,谁就反对进化、反科学、反民主、反现代,有人甚至被打成“反革命”。语言的优劣岂能以实用或有效性衡量,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民族的文化“身份证”。一个民族失掉语言,面目模糊,个性泯灭。 五 又到排课的时候了,有心更换“文明比较”的课程框架,引入《文明秩序与文明等级》的观点。但权衡再三,终于放弃了。真把“文明”这“高大上”的词,说成十五世纪的欧洲殖民遗产,民族主义的恶名谁担得起?既然不肯走老路,就不如辞掉这门课。程巍写“姗姗来迟的‘民族主义’”一节时,似乎也小心翼翼避开这个敏感标签,他说刘半农、周作人、严复、蔡元培原本是激进的世界主义者,后来渐渐软化,回归某种程度的“民族主义”,对之前的过激言论,心怀悔意。本来期待他笔饱墨酣的分析,中国知识界的民族主义到底是啥情结,他却存而不论了。虽然“民族主义”这个词使用率很高,却少有切中要害的分析,基本属污名性的道德评价。我想起以赛亚·伯林的观点,他讨论民族主义直白坦率,鞭辟入里:整个二十世纪,没有哪种思潮比民族主义更有力,十九世纪出现过不少先知式的思想大家,曾预见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或现代技术对后世将产生巨大影响,却唯独没料到民族主义会如此强劲。除宗教信仰之外,没有任何思潮能与之匹敌,民族主义到底是什么呢? 伯林认为,大英帝国臣民的自视清高、藐视外族,算不得民族主义,充其量不过是负面的、消极的孤立主义,没什么活力,不值一提。而在第三世界,才真正迸发出蓬勃的民族主义。因其殖民创伤的痛苦经验,第三世界国家对平等的要求特别强烈。回顾近现代中国外交史,历届政府对外交涉时,注重外交礼仪到苛刻的程度,要求形式上的对等,甚至超过实质上的公平。具有进攻性、活力充沛的民族情绪,正是第三世界革命的动力。革命之初往往拥抱国际主义,憧憬世界大同,掀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但后来终会与民族主义携手,把独立和民族解放作为奋斗目标。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列宁开始也真心搞国际主义,但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渐渐转向民族国家的行列。一旦新生力量掌握了政权,国家主权与国际强权之间,冲突便在所难免。别以为伯林在赞美民族主义,不,民族主义不合伯林的口味,他视民族主义为心理病候,要么自卑,要么好胜,乃报复心的扭曲表达,必然偏激。最常见有两种情绪,一是崇洋媚外,自轻自贱;一是虚张声势,轻狂自大,目空一切。两者皆源于同一病灶:自卑。两者也同样具有破坏性,要么依草附木,倚势作威;要么侵略扩张,欺凌霸道。从洋奴一夜间转而称霸,日本军国主义就是经典例证。所以,“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看似针锋相对,实则一体两面。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哪个不在两厢之间挣扎?昨日鼓吹世界大同,“公理战胜”,刚一受挫,第二天一早已反帝反殖、民族解放了。无论群体还是个体,无不纠结于其间。 无论世界主义还是民族主义,皆非医治“创伤”遗症的妙药,须给“文明”去魅。《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既不鼓吹也不诋毁现代文明,而是厘清其知识谱系,从文明秩序的滥觞说起,回顾其历史语境,探究其缘起与嬗变,追踪其传播和变异的路径。不同的文化和地域在接受同一观念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翻译和阐释,使之产生新义,然后焕发出新的活力。严谨的学术探究,应尽量避免简化或意识形态化。知识考古,并非好古癖,翻老账,查原委,罗织阴谋论,而后称西方人几百年来居心叵测,陷我中华于蒙昧。其实,“民族主义”本乎常情,它之所以恶名昭彰,乃有人利用集体自卑心结,蛊惑仇恨,动员排外。这本书以清醒、自觉的批判意识,让高居神位、光环笼罩下的俗见“去魅”,颠覆“文明”淫威下的先进与落后之辩,消解超英赶美的冲动,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境遇;这种研究不针对外部,而是反躬自省。 六 在美国老夫妇编的教材里,罗列了各国出版的官方世界地图,美、俄、中,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无一不把自己放在世界地理的中心。学生眼睛一亮,“各国都很自私”。教材随后亮出联合国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图,从太空俯瞰,看似客观公允。其实,主权国家以自我为中心各行其是,不过是“二战”后联合国宪章推动下几十年的局面。“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第三世界刚刚获得相对完整的主权,方能独立处理本国事务。之前漫长的近代史,第三世界一直陷于被动屈辱的地位,艰难地应付着与西方的关系,革命与解放其实也是这一关系的变奏。“冷战”让世界出现两大阵营,“社”与“资”的对垒,不过昙花一现。后“冷战”刚刚出现多元地球村的端倪,WeAretheWorld一曲未罢,全球化便不期而至,美国文化渗透到整个世界。但不到三十年,美国推行的普世价值也难以为继,欧洲极端右翼势力抬头,特朗普上台,基督教白人至上又甚嚣尘上,古堡的幽灵——“文/野之分”再度借尸还魂。亨廷顿早在九十年代初就曾预言,世界的主要矛盾将转向文明冲突,大家不以为然,直至右翼政客将之推入民粹政治,知识界才顿觉失语。 欧洲的反移民浪潮,特朗普关于穆斯林入境的禁令,撩拨整个世界的神经。因为它不仅关乎主权国家的边境管理,更牵涉主导当今世界的普世价值。西方不满足于主权不受侵犯,还要为世界各国人权受害者提供庇护。而草根右翼运动要颠覆西方赖以立身的基本价值。特朗普的“RussianConnection”(俄国门路)——即“联俄反恐”,更让人看不懂。“二战”后的世界,国与国之间以地缘政治为圭臬。奥巴马、希拉里重返亚洲,无非联日、韩、菲,合围中国,宣示美国的远东利益,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逻辑。而美俄两家宿敌携手,打的是什么算盘?刘禾在书中指出,文明等级乃“以地球空间和以地球上的人心为轴线的双重结构的地缘政治”。“西方”不仅是地理概念——位于地球西端的国家,也关乎人心,是充盈着文化含义的概念,承载着一套世界观,塑造了人对世界的认知。 “二战”后,美国重新打造“西方”概念,创造出一新“西方”:其核心以北大西洋军事联盟为轴,与华约大打宣传战中冠以“自由世界”之名。它着意淡化地理方位,而凸显西式民主政体,地处远东的日本也能跻身于“西方”之林。如今,特朗普的种种怪论有点时代倒错,他勾勒出一幅“一战”前的世界图景,基督教白人是一家,沙俄也曾与欧洲一道抵御异教染指西土。特朗普的宗教、种族版图果然成真,美国的亚洲盟友则会降格成战略棋子,谁管你是不是民主国家,或曾为“自由世界”一分子,凡基督文明之外,都权当与异教争霸的筹码。在右翼民粹政治笼罩西方的背景下,《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显得弥足珍贵。 本文原刊于《读书》2017年9期新刊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岳永逸]天眼、日常生活与街头巷尾
- 下一篇:[朝戈金]《格斯尔》研究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