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历史教学的局限性引发了历史概念的模糊性。 精确与模糊之间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对概念描述的繁与简上。当我们对某个历史现象进行全面综合考察时,它所归纳的概念往往是明确的、清晰的。但是,当我们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简述时,便会出现种种模糊。具体表现在历史科学研究与历史教学之间所出现的矛盾中。历史研究对象的高度综合性,尤其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决定了历史研究将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可是,历史教学尤其是中小学历史教学却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如课时有限,内容太多,对象不同,因此往往需要把科学研究成果压缩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者把某个复杂的问题演变成简明的问题,或者为了突出重点,在具体教学时作出某些删节、增补。总之,当我们对于教学的全部因素不可能进行全面考察时,本来是精确概念也就会被压缩变样,成为模糊概念。以戊戌变法为例,历史研究结果表明,戊戌变法是由康、梁为核心的政治改革派、早期改良主义者、经济改革派、改革缓进派、教育救国派、文学救国派、科学救国派、学术研究派、以及洋务派、帝党集团等共同参与下,同后党集团展开的一场政治斗争,这些斗争交叉进行,严重地影响着和改变着历史的进程。即使核心集团内也表现出不同层次的认识。由历史过程中各种纵向和横向联系所构成的历史概念是精确的。但是,经过历史教学的高度概括与合并之后,"戊戌变法"历史概念的外延逐渐扩大,'非此即彼'的清晰度则被淡化,这种概念也反映事物的本质,也是正确的,但与史学研究成果相差甚远,这是一个模糊概念。历史教学中这种模糊成因是非常普遍的。 其四,历史科学的过去性潜伏着历史概念的模糊性。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⑨,它包含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我们这里只从狭义方面来理解,即仅反史学作为历史科学,只把研究已经过去了的人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实践活动不断变化、不断前进的社会科学称作历史科学。 但是,对于过去是什么?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的界限在那里?这是模糊的。人们对于已经过去了的东西,有些内容可能通过分析,对于它的性质认识会越来越明确。但是,对于某些史料,由于离当今时差越来越远,头脑中的映象会越来越模糊。而且,"古人用当时某些阶级偏见和政治学说所涂抹过一层烟雾的东西",还"打上了官方检查官的烙印"⑩,使得历史材料更增加了模糊性。即使象司马迁这样的大史学家,虽然经过深入调查,历尽艰辛,在他编纂《史记》时,仍然不免带有许多臆测性,有时需依据模糊推断来描述史实。再则,历史学之成为科学,也是历史工作者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史实研究的结果。这里又存在着"现在"与"过去"的差异、"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所以,历史本身、史书、历史科学、历史概念之间都由于"过去性"的原因,产生了较强的臆断性与模糊性。 以原始社会为例,"北京人"这一概念被认为是"属于世界上已知的较原始的人类"(11)或当作是"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原始人类"(12)。这无疑是个模糊历史概念。过去,由于我们回避了模糊性,把某些模糊概念非当成精确概念来处理,我们曾将"北京人"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猿人"或"中国猿人北京种"。其实,它们与"北京人"一样都不属于普通集合体范畴,它们都是模糊概念,他们都有"亦人亦猿"的兼有性,只不过前者强调了"猿"的成分,后者强调了"人"的作用而已。纵然,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要测得"北京人"的精确年代,到目前为止,最精确数已为57.8万年前(13)。这依然是个模糊的数字。遥远的过去性,决定它必然是模糊的。 其五,历史活动的预见性决定历史概念带有模糊性。 历史科学及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未来作出战略抉择和预测,史学的展望功能使得某些变化着的信号在其还不很明显的状态下就能预感到。这就要求历史工作者在掌握原有规律的前提下,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陈代谢,要在研究新事物,回答新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新概念,建立新范畴,或对旧概念、旧范畴作出新的理解和解释。 在以往的革命年代里,无产阶级领袖曾以敏锐的眼光从事过这项工作。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便是一部富有预见性的天才著作。"这是一部天才的著作。……紧接着这样一个事变之后,马克思发表一篇简练的讽刺作品,叙述了二月事变以来法国历史的全部过程的内在联系"(14),他果断地将"从1848年2月24日到1851年12月的法国革命划分为三个明显的主要时期"(15),提出了"人民自己创造历史"的论断,形成了如"议会迷"、"议会内的秩序党"等一些新的概念。列宁也曾从事过这类预见性工作,他说:"当我们还暂时被困在这千里之外的地方的时候,我们必须力求赶上事件的发展,作出总结、作出结论,从今天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以便应用于明天,"(16)列宁以其特有的远见卓识,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新概念。 当然,由于历史的预见作用只能指示发展的方向和总的趋势,不可能非常详细地去预见未来,不可能把条件还不具备的问题提到历史的日程上来讨论,这就决定那些被预见的新结论、新概念不一定能达到使人感到完满的程度,它可能是精确的,较大可能是不清晰的,甚至"包含有产生谬误的泉源"(17)。所以,在确定预见性概念时,有得出精确概念或错误概念的的可能性,更有作出模糊概念的可能性。这与判断者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判断者的理论与知识水平不同,对概念概括的深浅程度会有不同,以马克思对法国历史与现实深刻了解的程度而论,因此能把路易·波拿巴政变的实质"揭示得至今还无人超越过的那样周到的"(18)地步,这是旁人所不及的。但是,能使预见性的历史概念恰如其分地反映历史的真实的,总是少数,预见中的模糊性比精确更为可能。 综上所述,模糊历史概念同精确历史概念一样均属正确的历史概念。它们都是在科学地研究材料之后得出的结论。模糊历史概念不是使概念变得模糊不清,而是使精确概念的清晰度得到延伸。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模糊历史概念的意义:第一,承认历史概念存在模糊性,有利于深化历史科学的研究,不断促使历史概念由模糊向精确转化。因为"人所能认识的只是相对真理,随着人类的开化和科学进步,人所认识的相对真理会一步步地接近绝对真理,但永远不会达到绝对真理。"(19)探索模糊历史概念的成因,便于我们去追求"绝对终极"的更高境界。第二,通过对各种模糊现象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正视历史现象主、客观间的矛盾,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大至社会形态,小至某人某事,各种历史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时间上先后有序,空间上相互依存,因而在归纳其特征时就会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含义,并表现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别,随后逐渐展现其统一的趋向。史学工作者应在模糊与精确之间使概念不断地得到完善。第三,摸索模糊语言规律,更好地帮助人们掌握教与学的规律。汉语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模糊词语,可用来修饰各种概念。从语言学角度看,对于不同教学层次使用不同语言进行概括,用于编写教材,从事教学,有利于分清主次,分清重点、难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某些概念使用模糊语言比使用精确语言可能会更正确、更合适。最后,加强模糊理论的研究,对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历史疑难问题也是有利的,还能为史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思索。 本文仅对模糊历史概念成因作了初步探析,以求为模糊理论研究增添一个论题。 注释: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②《辞海》1936年12月版。 ③《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62页。 ④《八十年代世界青年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办公室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11月北京第一版,第19-20页。 ⑤《礼记·礼运篇》。 ⑥《应用模糊数学》张俊福等著,地质出版社1988年北京版,第6页,第33页。 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查德提出模糊集合理论,创立了模糊数学。"模糊"在英语中称fuzzy,可译为"勿晰"。 ⑧《列宁选集》第一卷,第650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1页。 ⑩侯外庐"在严格要求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红旗》1961年第19期。 (11)《中国史稿》郭沫若主编,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4页。 (12)《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13)《北京日报》1989年10月21日,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发言。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01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126页。 (16)《列宁全集》第8卷,第82页。 (17)(18)《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一卷,第96页,第97页。 (19)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序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