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陈麦青]民国刻本不乏珍善之品(2)


    《经眼录》作者还注意到,“民国刻书,以藏书家为主体”,因此,在分类上即以“藏书家刻本”与“私家刻本”、“机构刻本”鼎列。虽无不可,然在具体归类中,似稍有可议之处。如刘世珩玉海堂所刊《景宋绍熙本坡门酬唱》,与其辑刻的《暖红室汇刻传奇》,不知何故,分置“藏书家刻本”和“私家刻本”两类中;特别是“私家刻本”中如秀水王大隆、华亭封文权、成都严遨、严谷声等,其实都是几代传承、收藏丰富的世家,且眼光精到。如封氏曾藏姜小枚(皋)《浦泖农咨》,虽为道光间所刊专述松江府地区农事的戋戋小册,却是独一无二的幸传孤本,后归上海图书馆。著名前辈学者胡道静先生,于其《稀见古农书录》(收入氏著《农书·农史论集》,农业出版社,1985年6月)中,专门著录这本“写述得有特点”的珍贵农书,并对其存世情况,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今所知者,只有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曾派人到本书著刻地点松江县去搜访,亦不能得第二部,乃从上海图书馆录一副本,我亦从上海图书馆过录一部。”则封氏藏书之品质,可见一斑。而传承家族“贲园书库”五十万卷藏书的严谷声,据说当年曾面对四川军阀迫其出让宋刻《淮南子》、《晏子春秋》等珍本的威逼,美国哈佛欲以五十万美金购其所藏全部方志的利诱,以及孙科等权贵要其携书迁台的怂恿,都被他一概拒绝。却在1949年后,将三十多万卷家藏善本尽献公库。又在其七十五岁时的1960年,以一笔不苟的端楷长篇,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上了这样的《建议书》(手稿全文影入方继孝《旧墨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5月):
    解放以来,我政府注意整理旧籍,广为流布,而于旧时手工技艺,亦发掘提倡,令勿失传统,百花齐放。近若陶瓷、竹石、玉漆、象牙、刺绣、板画等工艺,皆日新月异,骎骎迈古,惟刻书手工,尚未闻发展。或因木刻不若石印、排印、影印之省易,但以艺术上观点而言,木刻书与板画同为吾国艺术之一种,似亦不可偏废。正如剧种之例,既演大众化之京剧、评剧、话剧,同时亦演古雅之昆剧,盖同是一国文化遗产,皆宜发扬光大。木刻书实为传播文化要术之一,应与石印、排印、影印等书,并行不悖。此等传统优良之刻工,现今各省尚不乏其人。及今提携复兴,尚堪与玉牙等工艺靳骖并进,否恐年老病亡,绝艺失传,不免为国家一种损失。谷声世代藏书,并曾刻书多种,多年流布,常感木刻工艺废弃之可惜,间与许多知友论及,皆有同感。窃谓当此重兴手工艺术之时,似宜建议政府,设法保存。
    时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的谢无量先生,也在严氏此书后附笔:
    影印、石印、排印虽已发展,木刻自应并重,以存古型。木刻中亦有精美之板画。又古书之能传久,尤在名工之补缀丛残。此种人材,不宜使之失业,则传古之方与装潢之志,皆得继续不朽,亦盛事也。乐至谢无量附记。
    严氏并在卷末详列“渭南严氏精刻书目”四十多种,《经眼录》所收《重校颜氏家训》、《声类表》二种,均在其中。另外,曾见民国间成都黄致祥茹古书局刊有乔大壮先生《波外楼诗》二卷及《波外乐章》四卷,亦皆明丽精好,开卷楚楚,因附记于此。
    民国刻本中最讲究的,也许还数那些由董康、陶湘、蒋汝藻、张钧衡、刘承幹、徐乃昌、刘世珩等藏书名家传刻的景刊古本。他们不仅亲自或专聘学者精校细勘,且不惜工本,选上佳纸墨,付好手名工,写样精刻,遂成一代绝品。《经眼录》记民国间吴兴三大藏书家之一的蒋汝藻,计划从其所藏宋本中精选二十种,委托董康影刻“密韵楼丛书”。后因财力不继,仅成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三卷、三国魏曹植《曹子建文集》十卷、唐李贺《歌诗编》四卷、宋周密《草窗韵语》六卷、宋宋伯仁《雪岩吟草甲卷忘机集》一卷、宋郭祥正《青山集》三十卷、唐《窦氏联珠集》一卷,是为著名的“密韵楼七种”,均出北京文楷斋名工之手,“刻精纸善墨靓,堪称民国雕板艺术的代表;加之流传稀少,早已被视为新善本”。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年书业名铺的北京文楷斋,除为名家代刊古本旧籍之外,还曾刻印卞之琳《音尘集》、林庚《冬眠曲及其他》等新文学名作,皆规整考究,清朗可爱;且旧瓶新酒,别具韵味。而与蒋氏密韵楼鼎立的另外两家,为刘氏(承幹)嘉业堂和张氏(石铭)适园,伦哲如《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评曰:“藉甚吴兴蒋与刘,石铭参立学尤优。适园未抵嘉业富,择是精过密韵楼。”“择是”指张氏适园中又一藏书之处“择是居”。《经眼录》记蒋、刘两家所刻书种种,独未及张氏。其实,藏书“未抵嘉业富”却“精过密韵楼”的适园主人张钧衡(石铭),亦喜刻书。曾以《适园丛书》,刊布其所藏抄、稿诸本中未经刊刻或虽刻而传本仍稀者;又有《择是居丛书》,则以宋元古本为主,刻印尤佳。
    “密韵楼七种”之外,董康还代吴昌绶、陶湘等各家刻书,皆晚清民国刻本中上品好物,故《经眼录》谓其“以至刻书名胜于藏书名”,《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亦咏叹其事:“法源寺里日营营,雕本人间走不胫。徒为他人造楼阁,可怜木匠缺门闩。武进董授经康,精究版本,而家少藏书。尝得周密《草窗韵语》,今为海内孤本。未几,以千五百金售之蒋孟苹,孟苹因自号密韵楼。近岁又为刘翰怡编《藏书志》。尝聚工匠于法源寺刻书,数十年不辍,所刻词典为多。粤谚云‘木匠缺门闩,瓦匠无下间。’下间指厨房,意盖慨优于艺者,徒供人役,不自谋也。”其实,董氏一生嗜书,原亦颇有收藏。辛亥(1911)革命事起,避往日本。为维持生计,以随身所携藏书,部分易米;而剩余精本,又因各种缘故,在民国初年陆续散归国内藏家,但还是一边刻书,一边利用多次东渡之机,访求借观,著录考订,乐此不疲。其东游日记《书舶庸谈》,也以多记书事而成书志学名作。该书四卷本自序中,有这样的回顾:“弱冠通籍,观政云司;治牍余闲,流连厂肆阅二十年,未尝或间。于宋元暨明嘉靖以前名刻,略有所储。辛亥,悉以归诸大仓氏。旋由鬻书而转入刻书,士礼刊成,廛无一宋;以今况昔,事有偶同也。”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藏书虽去,爱好仍在;用以刻书,自然出手不凡,正如《经眼录》所称:“董绶经颇重刻书,甚求质量,精雅绝伦。纸用上等皮纸棉连,墨用上等黄山松烟,并专门雇用民国四大刊刻名家之一黄冈陶子麟等一批工匠,专事刻书。”而《书舶庸谈》卷一中民国十六年(1927)一月十日日记所记,似更可见其刻书极尽讲究、精益求精之细节:“在古梅园购碎墨十斤寄沪,以印《盛明杂剧》二集。墨本徽城名产,然近十年来,参用洋烟,纵增其值,徒饰外观。施之梨枣,反不如日本产之黝黑而有光也。”于是,昔日董氏诵芬室自刊及代人所刻诸书,遂多精善,并渐成今日藏家搜求宝重之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