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庭]人是如何造神的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21 光明网 2009-04-04 09:05:29 陈王庭 参加讨论
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宗教学研究发展迅速。在为数不多的尝试构建自己宗教学理论体系的学者中,李申先生可谓独树一帜。他在新著《宗教论》(第一卷)中所论证的神祇的发展历程理论,有望为中国的宗教学研究在世界宗教学研究领域争取一席之地。 早在博士论文中,他就提出了原始神祇的起源和发展的假说。本书中,他进一步明确指出:原始的神祇是物质性的存在。现存的材料表明,第一批原始的神祇就是现实的动物,其次是变形的动物,再次是半人半兽的动物,最后是现实的活人。神由物质的存在变成纯粹的精神体,是较后的事情。笔者不敢断言这个理论就是真理,但至少是“可信的假说”。 本书普遍地考察了宗教的诸要素,认为“宗教的最基本的特征只有一个,那就是信仰神祇,并且祈求神祇帮助自己解决那些自己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而“神祇的唯一特征,也就是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对于什么是宗教,该书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宗教是企图用非现实的力量和非现实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社会现象。”作者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无神论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不是神创造了世界和人,而是人创造了神。马克思主义学派遵循的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科学的原则:服从真理。在这里,本书作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研究的学术著作,也将遵循这样的原则。作者还明确表示,“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是本书的基本目标”。在目前比较流行“中性研究”的宗教学界,这种价值取向的坦诚表白,难能可贵。 《宗教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对神祇的讨论。该书试图接着费尔巴哈的“人创造了神”,而回答人是怎样造神的,乃至为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个命题提供一个学术的基础。 神祇观念作为宗教观念的核心,应该是中外宗教学界的共识。但是作者发现,“宗教学产生于西方世界基督教的背景之下。在当时的基督教中,神是个纯粹精神性的存在。因此,神的这种形态,也就是说,‘神是纯粹精神性的存在’成了不证自明的宗教学公理,也成了迄今为止几乎一切宗教学说的出发点和立论基础。”作者摆脱了“万物有灵论”的影响,认为“把灵魂起源作为宗教起源的标志,因而考察宗教起源从灵魂起源开始的思路,是一条错误的思路”。所以,他创造性地把宗教的起源和灵魂的起源分别加以考察,得出了宗教的起源也就是神祇的起源的新的结论。 神祇的形态何以经历这一演变?作者认为,神祇产生于崇拜,而神祇的特征是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崇拜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这种超自然的非现实的力量来解决自己无力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人就把神给造出来了。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崇拜的神祇的形态就发生了变化。人类最初崇拜动物是因为动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且确有超过人类而值得崇拜的长处,于是人类的想象力便赋予动物的自然能力以超自然的成分,而成为兽神。人类的想象力随着人类认识而发展,于是原来的兽神,被附加上了各种人们认为最有用因而值得崇拜的动物器官,成为变形的怪兽,也就是低级的魔神。随着各种工具的发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借助工具,人类超过动物的地方不断增长,人对自己的崇拜开始发展起来,于是低级魔神的身上开始出现了人的部件,形成了半人半兽的高级魔神。人类的能力不断增长,魔神身上日益增加着人的部件,魔神从此成为魔鬼,人神成了神祇世界的主宰。后来才出现了纯粹精神体的精灵神以及再后来的超精灵神。 神祇由兽神—魔神—人神—精灵神-超精灵神的逻辑演变历程,是作者在考察和分析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中国宗教文献的重视和利用。该书认为,相比于实地调查获得的史前宗教资料和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文献,中国宗教的文献拥有“全世界任何民族的资料都没有的优点”。因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没有中断过,因而可以得到比较正确的理解。”所以,作者把中国宗教文献作为一个典型发展的宗教加以利用,再参照其他民族宗教的文献和已经作出的研究成果,对神祇的起源和演变重新加以考察,得出并论证了自己的神祇起源和发展的新结论。 在考察分析这些历史文献基础上,作者评析了过去各种神祇起源论,特别批判了“万物有灵论”。因此,本书的结论,不是对西方已有的宗教学研究成果的“重构”和修补,而是发展和创新,填补了中国宗教学没有独创原理的空白,结束了过去只是引进和嫁接西方宗教学研究成果的历史,有望在整个宗教学科中留下中国学者重重的一笔。(来源:光明日报 )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赵世瑜]自我的放逐
- 下一篇:历史与空间:元杂剧、歌谣与国学的现代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