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璠]《中华鼓魂》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5:11:56 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 陶立璠 参加讨论
1996年的一天,一位年青的警官突然风尘仆仆来到我家,正想问明来意,他自我介绍说是铁岭公安局的,准备走遍全国,拍摄中国鼓文化,取名为《中华鼓魂》。当时我确实为之一惊,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鼓文化浩如烟海,这不是一个天大的题目吗!回想这些年来,中国大地上兴起一股民俗文化热,很多青年受到中国民俗文化复苏生机的激励,立志做民俗文化的探险考察工作。有的表示要徒步走遍全国考察民俗文化;有的到处张罗赞助,企图实现自己选定的课题和美好的愿望。这种热情是无可非议的,但往往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未果而终,杳无音信。这次又遇到一位“狂徒”,要拍《中华鼓魂》!钦佩之余,也的确为他的热情捏着一个汗。但我向来的做法是虽有想法在心,却从不露声色,有时还要鼓励几句。因为凉水浇头的感觉自己也经历过。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点风险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记得当时我还为他题了词“发扬中国鼓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于是他便匆匆离去。 时间一晃就是三年,我已将上面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年夏天一个酷热的下午,电话铃突然响起,话筒里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自称名叫王吉库,是从铁岭来的,要来拜访我,问我还记不记得他。我也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位“中华鼓魂”汉子来,赶忙请他来家。见面后,看他仍然是一脸风尘,身边还带来一个年轻后生,背着鼓鼓囊囊的行囊。他赶忙介绍,那是他的儿子。爷俩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我的习惯是为客人斟茶,却找不到“君从何方来”的话茬。许久,吉库操着他那沙哑的浓浓的东北口音说,自1996年一别,他已跑遍全国26个省市的260多个市、县、乡、村,行程达8万多公里,收集、拍摄了300多个种类的鼓形资料,鼓文化活动的精品照片600余幅,完成鼓魂工程的大部分工作,将来还要继续下去。他还说为了筹集拍摄资金,他连家中的房子也变卖了。听到这里,我偷偷看了他儿子一眼,想从中看到他妈妈的心理,但小伙子连正视我一眼都没有,似乎他爸爸讲的是一个极普通的故事。如果我以前结识了一位“狂徒”,现在坐在我面前的显然是一位“痴汉”,对鼓文化达到如此痴迷的程度,以至倾家荡产在所不惜,我不能不为之感动。心中暗暗思庹,这个王吉库可算是中国“保护民俗文化第一人”。我甚至想象着,在中国民俗文化保护中如能出现一种“王吉库现象”,使更多的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能遇到知音,那该多好。 话题回到鼓文化上来。鼓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鼓声伴随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中国鼓文化的历史究竟有多悠久,它的源头在哪里,很难论定。文献记载中国的鼓文化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代典籍中,鼓属于乐器类或音乐类。上古时代的乐器,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八类,称之为“八音”。根据《周礼·春官》记载,先秦时期所说的“八音”具体是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乐器。鼓属于革类乐器,旧为“革之属”。仅《周礼》、《礼记》、《仪礼》三礼记载的鼓的种类和称谓就有30多种,如鼓、雷鼓、提鼓、悬鼓、土鼓、灵鼓等。可见鼓在当时不仅用途很广,而且形制也相当复杂。上古时期,鼓的使用主要在两大领域,一是祭祀、一是战争。在具体运用中,由于祭司和战争仪式都是由巫师主持的,鼓就成为巫师使用的法器,因为作为神器的鼓可通天入地,显得十分神秘。今天满族萨满使用的神鼓据说就具有这种法力,乘坐它可以上天入地。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鼓文化伴随历史渐渐普及民间,用途也更加广泛。至今流传于民间的鼓文化不仅形制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气势恢宏,气象万千。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礼失而求诸野”,要知道鼓文化的来龙去脉,就要深入民间,探知它的渊薮。 鼓在人们的观念中,不仅仅是文化娱乐中的简单道具,它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鼓文化难逃“四旧”的厄运,它那丰厚的文化内涵几乎铲除殆尽。但这种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它仍然出现在报喜和欢庆的行列之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禁锢的打破,中国鼓文化又一次焕发青春。电影和新闻媒体都进行介绍和传播,使以前少为人知的鼓文化,如兰州的太平鼓、满族的抓鼓、朝鲜族长鼓、壮族的铜鼓、佤族的木鼓、傣族的象脚鼓等等,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丰富多彩的鼓文化出现在一些国际文化场所时,更引起人们瞩目。 但是鼓文化毕竟是一种靠人们以行为方式传习的文化,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容易产生形制和文化上的变异。历代文献中虽有关于它的形象和规制的记载,但往往失之简略,这为我们研究鼓文化带来很大困难。中国的大江南北,各个少数民族中至今还有大量的鼓文化保存,除少数鼓文化得到文献记载和媒体传播外,绝大多数的鼓文化还淹没在民众的习俗文化生活之中,没有得到挖掘。这就涉及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俗文化保护的问题。王吉库先生用他的实际行动将散见于各地区、各民族中的鼓文化用照相机镜头捕捉下来,用文字手段记录下来,实在是实现着一项保护民俗文化的艰巨工程,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上面讲到希望在民俗考察中出现“王吉库现象”正是有感于此,他的举动同时引起我许多的思考。 首先,鼓文化需要保护,那么其他的重要民俗文化遗产呢?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经济杠杆拉动文化形态的变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日益激烈,许多传统民俗文化濒临消亡,这是非常严酷的现实。当代社会,人类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破坏被置于同一个交叉点上。环境保护已通过国家立法,成为一种政府保护行为,而重要民俗文化财产的保护却无人问津,如北京民居四合院的保护何等艰难。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是物种的灭绝和自然环境的恶化,然后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而民俗文化的消亡则将是一部分历史的消失,他同样会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具有文化史价值的民俗文化,更是如此。 其次,任何一种民俗文化,都是一种历史的创造,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民俗文化记载着人类活动的历史,它的产生、发展、变异和消失有它特殊的规律,以往的时代因为人们对待民俗文化的偏见,并未对其加以有效的保护,任其自生自灭。今天不能再像以往的时代那样,盲目的对待民俗文化,而是要将它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加以认真保护。 王吉库先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弄清它的历史现状的前提下,着眼于民族的大视野,用摄影的手段加以收集和整理,这无疑给后人留下了用形象认识历史的宝贵资料。为了寻根中国鼓文化,吉库舍弃了个人安危,历尽千辛万苦,几乎走遍全国各地,收集和挖掘了许多濒危绝迹的可贵资料,为丰厚的中华民族史册又添了一笔重彩。《中华鼓魂》的问世,无疑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填补了一项空白。 王吉库先生的《中华鼓魂》即将出版,借题发挥谈了如上的感想和王吉库先生共勉,实是一篇不是序的序言。 1999年12月2日于北京 原载《中华鼓魂》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原载《中华鼓魂》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4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刘锡诚]时代特色与文化精神
- 下一篇:[沙海英]民俗·满族·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