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非遗”普查的数字化道路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8:11:16 中国文化报 2009-07-26 王风成 参加讨论
自文化部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来,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局高度重视,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和全市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上做了专门工作安排并组织普查业务培训,还请湖北省有关领导和专家到会进行辅导讲座;今年又两次召开全市普查工作专题会议和秭归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统一规范了普查工作流程和普查资源管理模式,重新设计了普查工作表格,并自主研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管理系统”软件,以数字化手段服务“非遗”普查,经过实践初见成效。 以人为本“四不漏” 宜昌市于2003年11月被文化部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首批综合试点。6年来,宜昌市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特别是在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积累了经验。6年间,宜昌累计完成了近6T数据量的资源数据,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硬件基础平台,初步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在宜昌市的“非遗”普查工作中,市文化局全力为基层服务,由行政人员、专家组成指导小组同步指导。市辖各县结合各自的资源分布、经费保障、技术装备和工作人员情况,或以乡镇文化站为单位,或由县级抽调人员组成若干普查工作小组,深入村落,通过“八老会”(老村长、老会计、老教师、老干部、老阴阳师、老艺人、老把式、老家艺师)作为普查线索,展开调查。要求普查小组必须深入村落,必须见到艺人;每个艺人都有照片,每个艺种都有视频,代表性作品有录音或摄像。整体上做到“四不漏”——不漏村组、不漏艺人、不漏门类、不漏项目。 以“表”为标规范工作流程 市文化局明确提出了艺人、艺种、资源以及作为记录媒介的素材文件等要素,归纳总结了各要素间的关系,以信息化视角进行逻辑分析,对属性进行了同义归并,并规范称谓名称,整理出了以传承人为龙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表格。 制定普查工作表格的思路是:一个艺人传承多个艺术品种,每一个艺术品种包含多个资源,当以艺人为普查工作的起点时,以信息化的思维来分析,很容易得出艺人和艺种、艺种和资源的一对多关系。在实际普查工作中,艺人按行政区划编码,每个艺人填写一张传承人调查表,附一张或多张艺种调查表,一张艺种表又附多张资源调查表。 为方便和简化对拍摄采集的电子资料文件的管理,宜昌市文化部门还设计了一张电子素材文件登记表,分图、文、音、像四类记录电子素材文件。艺种和资源按照十大类分别设计10张艺种表、10张资源表,其中电子素材文件登记表只在手工作业时填写(普查结果录入软件系统后自动生成)。 这套普查工作表格,既方便一线工作人员普查作业,又落实了普查技术要求,不做田野调查就难以填写表格,促使普查人员必须深入田野做调查。 自主研发软件如虎添翼 宜昌市文化部门认识到,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没有信息技术支撑的普查会大打折扣,必须把信息化思路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过程。他们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信息化工作,除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配套硬件采集设备以外,还以新的普查工作规范为基础,研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管理系统软件,以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全面有效管理普查成果。 普查管理软件免费供各县使用,并对经费困难的县市提供服务器空间,最大限度地支持各县的普查工作。该软件以县为单位设置网络服务器,各乡镇可以远程录入普查成果,上传素材文件。县、市部门可通过网络查看录入结果,及时掌握普查进展,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软件提供了查询检索和归并报表功能,整理归并后的普查结果可以与宜昌市已有的“年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接口,为日后的研究、结集出版、传播利用创造条件。在数字化手段“如虎添翼”的帮助下,宜昌市正努力实施、完成通过这次普查全面“清家底、明现状”,并做到“记录全、质量高”,力争达到国家标准,全面迎接普查验收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