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非遗保护政府不能越位


    本报讯 昨日,“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鄞州论坛”在鄞州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50多位非遗保护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探讨。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不过,他们也委婉地呼吁:非遗保护,政府不能越位。
    非遗保护法规有望年内出台
    目前,中国已经发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共有1175项非遗入选。同时,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已经成立,文化部还将新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这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机制上已经完善。
    在昨天的会议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向云驹还透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望于今年10月份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并可能于年内正式出台。这样,加上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我国将基本形成对文化保护的完整体系。
    非遗保护政府不能越位
    尽管赞誉声颇多,但专家们也对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越位现象提出了批评。
    “上不上非遗名录是官员说了算,还是专家说了算?”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民俗专家宋兆麟昨天首先发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专家之一,他常常因为遭遇“长官意志”而烦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定,是一项科学,但是现在由官员说了算的问题比较严重。”他更直接举例说,湖北1983年发现的《黑暗传》从盘古开天地唱起,解答什么是黑暗和混沌,盘古什么时候出生等疑问,堪称“汉民族的神话史诗”,价值巨大,但由于某些参与评审的官员对《黑暗传》的无知,导致《黑暗传》至今未能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宋兆麟的发言得到了民俗学教授陶立璠的呼应。他认为,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应重在制定政策,发挥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的功能。政府要有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但不能代替专家和传承人,代办包揽,做越位之事。
    红帮裁缝有望进国家级名录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专家之一,陶立璠教授昨天在会上也对宁波红帮裁缝的价值表示肯定,“宁波的红帮裁缝完全有资格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不过,他也建议宁波需对红帮裁缝进行更细致的调查,对红帮裁缝的形成和发展、目前的现状和历史地位等作进一步的深入考察,形成完整的考察报告。“田野调查是非遗保护和申报的基础。”陶立璠教授表示,现在很多有价值的非遗之所以未能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与当地没有好好进行田野调查大有关系。(记者 梅子满 通讯员 于玲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