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多立]西双版纳哈尼族的生态文明系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3:11:39 中国民俗学网 杨多立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西双版纳哈尼族世代生活在大森林中,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而又对现代文明颇有启发的生态文明系统。他们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以保护森林、维护生态为主,而优良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向哈尼族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来源。这一文明系统的特点和内涵,通过一系列对神灵的敬畏与禁忌活动,达成了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 关键词:西双版纳哈尼族;生态;文明系统 中图分类号: 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13(200303-0074-04 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主要是僾尼人。作为哈尼族一个支系,僾尼人国际上称为“阿卡”,自称“雅尼”,人口总数在70万左右,分布在中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毗邻的数万平方公里的山林地域中。[1]在上千年历史岁月里,他们以自己的卓越智慧创造了一整套与当地自然相融相谐的生态文明系统,有效地保护了居域内的自然生态,并使自己的族群得到持续发展。在当代全球范围生态大幅度遭到破坏的状况下,爬梳这一古老文明并借鉴其成功之处,是使广大边疆民族地区(至少在僾尼人的生活区域)生态得以保护的重要方法,也符号当代生态学关于借鉴和学习土著传统文明的理念。本文仅从西双版纳哈尼族——僾尼人的生态文明出发予以阐述。 一、僾尼人生活空间的生态文明 僾尼人以村寨为基础单位,一个村寨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村寨按规模大小和历史长短分别称为“铺玛”(大寨)、“铺然”(小寨)、“铺会”(老寨)、“铺舍”(新寨),小寨和新寨是随着人口增加,原有的山林土地无法承受其生存负担而另谋新居,由大寨和老寨分离出来的,这样的“细胞分裂”,使许多村寨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构成了一个从地域到文明紧密相连的网络。另有个别零散的小寨,只有三五户、七八户人家,多半是因为天灾人祸交不起赋税被迫迁出老寨,到“洛扛”(寨门)外的山林中去居住,称为“亚杭”,亚杭人家可以不交或少交赋税。 不论铺玛、铺然,还是铺会、铺舍和亚杭,只要是僾尼村寨,其立寨之始,必依一套严格的择地规范,即:村寨三面必依山包,而坐落于半山腰,一面必然据河,形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空间分布。寨头必有茶园,向外与山林相连,各家也有茶园,少则一块,多则二三块,房前屋后遍种果木。寨子四周、沟边路旁种植各类竹子。因而僾尼村寨终年绿树成阴,竹影婆裟,花果飘香,百鸟啼鸣,一派大自然生机勃勃的诗情画意。 村寨这一僾尼人的生活空间之所以如此布局,是缘于一个古老的观念:僾尼人认为自己是天神之子,这天神正是以山林为代表的大自然,因此,僾尼人在山峦环合、绿树阴庇之下,宛若婴儿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安全舒适又食物丰饶。 僾尼人是通过种植活动来达到成化、美化生活空间的,其中茶树和竹子的种值十分独到。 茶树种植——茶学界数十年的调查研究证明,僾尼人是较早驯化茶树、种植茶树的民族之一。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这一结论最早的依据,是1961年10月在勐海县巴达乡贺松僾尼山寨大森林中发现了树高32米、树龄1700多年的野生大茶树,这在当时是世界最古老的野生大茶树(90年代又在同是澜沧江中下游流域的思茅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乡千家寨发现了树龄2700年的野生大茶树),茶学界据此得出以上结论,从而否定了西方和印度关于印度是世界茶树发源地的结论。[2]无独有偶,在僾尼人的家乡不但有着世界之最的野生型大茶树,而且有着世界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工栽培茶树王——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树龄800年的人工栽培大茶树。此树名为“萨归拨玛”,僾尼语意为“头人萨归栽下的大树蓬”,即僾尼祖先头人萨归栽下的大茶树。此树证明僾尼人早在800多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就成功地驯化并种植了茶树。[3]此树1953年被发现,此后一直被世界茶学界尊之为鼻祖,数十年来每年都有来自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印度乃至欧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茶界人士到此顶礼膜拜。僾尼人聚居的南糯山自古就是优质茶叶的出产地,13世纪傣族首领叭真在西双版纳建立“景陇金殿国”以来,这里就成为向王宫进贡茶叶的专门属地。按地理位置和辖区范围,此地归勐海土司管辖,但南糯山自来直属王宫管理,原因就是盛产好茶。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朝戈金]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
- 下一篇:民国文献:使用与保护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