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民国文献存世数量大 保护难度超过古籍(2)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各收藏机构以利用和保存为目的纷纷建立民国时期文献数据库。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国家图书馆的“民国时期文献专题资源库”, 现可通过互联网向读者提供民国时期的4350种期刊、8172种图书、4568篇法律文献的电子影像全文浏览;教育部主持的“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迄今实现2.5万册民国时期书刊的在线阅读与检索;上海图书馆制作了《民国时期期刊篇名数据库》;重庆图书馆制作了《清末民初报刊篇名索引》,在广域网上提供民国时期文献检索服务;南京图书馆开发的《中国近代文献图像数据库》收集民国时期照片、图像6652种,涵盖多个专题。
    相关文献专家建议:一方面要继续开展传统缩微复制拍摄;另一方面要加快数字缩微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对已完成数字化的文献,应有计划地开展数字存档工作,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光学拍摄与数字扫描同步化生产过程,实现传统缩微技术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有效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民国时期文献全文资源库,实现网络化无障碍阅读。
    加大分类整理出版力度
    调研报告指出,目前民国时期文献的整理出版主要有目录编纂和影印出版两种方式。其中,目录编纂代表性成果有:1981年出版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收录了全国50家图书馆1957年以前所藏的中文期刊近两万种;《民国时期总数目》于1986年至1997年间由当时的北京图书馆编纂,收录了1911年至1949年9月间的中文图书12.4万余种;国家图书馆编纂的《民国时期发行数目汇编》于2010年出版,全面系统地收录了民国时期编印的各种图书发行目录。
    影印出版方面也涌现了一些质量好、价值高、学术性强的大套系列影印丛书。如1989年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发行的《民国丛书》;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陆续汇集并影印出版的《大型民国文献丛书系列》,包括40余种民国时期文献汇编;中华书局自上世纪90年代初陆续推出《中国近代期刊汇刊》系列丛书。
    “这些目录及其汇编均是鉴藏民国时期文献很实用的参考书,为民国时期文献的进一步整理开发打下基础,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与缺憾。”国家图书馆业务管理处处长高红说,现有目录由于形成时条件所限,存在着普查不够全面、著录信息不全、著录格式不规范、大量重复统计等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核查与梳理,并制定统一标准。此外,民国时期文献的整理、开发,主要为各出版单位自行组织的影印出版,出版力量比较分散、开发形式单一、缺乏整体规划。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要以摸底调查工作成果为基础,对民国时期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比如可以革命文献的分类整理、出版为抓手,策划出版一套同时具有学术价值、史料价值与社会影响的丛书,同时对学术性、资料性强的民国时期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开发、出版和研究利用。
    本报记者  马子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