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三]论民间文化传承场(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2:11:36 中国民俗学网 张福三 参加讨论
民间文化的创造主体,创造民间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不仅是整合自然场、社会场、思维场这三类中介实体的基本动力,也是形成传承场的基本动力。人类的群体有多少种需要,就产生多少种传承场。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的产生虽然不像某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与人类同步诞生,但至少已有数万年的历史,它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不断深入到其它文化领域,拓展了自己发展的空间,形成多种传承场相互重叠、相互渗透的特点。这种重叠和渗透不仅有精神文化的层面,也有物质文化的层面。它不仅是一种世界观,还是一种行为道德规范;它既有政治的内容,又是经济行为;既有宗教的神圣,又有世俗的内容;既有宗教的狂热,又有理性的认识;既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又包含着某些科学的萌芽,甚至与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密切联系,剥夺其内涵,纳入自己的体系。因此,宗教,特别是原始宗教是一种民间信仰,主要是满足人类心灵上的平衡而产生的,请神灵给人类以保护,并产生以自然场为主体的祭坛、神坛、教堂、寺庙,以及各种祈祷方式,甚至“鸠占鹊巢”,借别人的传承场来发展自己,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中的一大奇观。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最难相融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9](P92)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在原始时代,人们最关心的是两种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因此,在各民族的民间文化中,生殖崇拜的文化占有较特殊的地位,由此还形成自己独特的传承场。这方面在我国各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里、原始宗教里、民情风俗里、神话传说中都可以找到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 对女性和女性生殖器的崇拜是史前时期一种普遍的崇拜,它反映在神话里,就是对女神的崇拜。在他们的观念里,人的繁衍与女性的生殖直接有关。云南剑川石宝山的“阿姎白”石刻就是女性生殖崇拜的典型体现。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又出现了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 这些生殖文化及其传承场的出现就是为满足人类生殖繁衍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文化的传承场,依附于原始宗教,民情风俗之外,大多都采用某一象征物作为自己的文化传承的依据,即使是女性的裸体雕塑,都极尽夸张之能事,突出女性的生理特征:巨腹、豪乳、丰臀、夸大的女阴等。用葫芦、鱼、蛙、花卉、蚌、船等来象征女性的生殖,发展到后来,这些演变为一些较抽象的符号。而男性生殖崇拜,它的传承场从两个方面发展,一是走写实之路,以石祖、陶祖、木祖为代表;二是走象征之路,主要是把鸟作为男性生殖的象征物。在太阳里有一只乌鸦,它有三只脚,所以叫“踆乌”,就是男性生殖的象征。现代民间还有骂人的粗话叫“鸟”(读作diǎo),就源于此。 关注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现代意识,在几千年前的原始人那里就已经萌生了,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较朴素的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更加成熟,产生出自己独特的生态观和保持生态平衡的种种禁忌,即约束机制,宣扬和传承这些生态观的传承场也出现了。这是民间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主要表现在对森林、树木的保护,对水源(如泉水、龙潭、井水、沟渠)的保护,对土地、草场的保护,对某些动植物(图腾)的保护,对村寨、民居环境的保护等等,而这些地方也就是它们的传承场。它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把它们神性化,把它们列为禁区,用宗教的权威来加以震慑,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一是利用社区林寨的力量,制订出一些民俗礼仪制度、乡规民约对它们进行保护,约束人们的行为,满足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人们的需要还有:劳动协作的需要,教化的需要,认同的需要,分工的需要,社交的需要,交换的需要,社会规范的需要,社会角色转换的需要,政治的需要,战争的需要,训练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纪念的需要,娱乐的需要,旅游的需要等等而形成的节日活动传承场,生产生活传承场,婚姻丧葬传承场,集市贸易传承场,传授技艺传承场,以及各种纪念性的事物的出现,如图腾柱、碑、塔、坛、岩画、壁画、雕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民间文化传承场的范畴。 在我们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场作出初步分析之后,我想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为了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还必须保护民间文化传承场,改造旧的民间文化传承场和建设新的民间文化传承场,使民族民间文化这个传承的中介实体在新的时期,不仅能畅通无阻,而且还能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传统的民间文化的传承场,虽然有它自我的更新机制,但它们毕竟是为适应传统农耕文化而生的,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前面我提到的火塘,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而产生的传承场,它可能延续了几千年,但随着森林的禁伐,能源的现代化,以及大众传媒如电视的普及,火塘作为文化传承的作用淡化了,甚至从家庭中消失,它所负载的传统文化也可能化为乌有,这就要求我们建设新的传承场。又比如彝族有个赛装节,这原本是永仁县一个乡村妇女们的节日,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承场。现在随着改革开放,旅游文化的兴起,它由一个乡村变为楚雄彝族一个大型的时装节,规模和文化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改造民间文化旧传承场一个成功的范例,这说明改造旧传承场,建设新的传承场是可能的,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王松,等.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3]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云南少数民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4]张福三.南诏文化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5]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刘奎林.灵感发生论新探[A].关于思维的科学[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霍尔,等.荣格心理学入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9]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本文原载《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2期,第27~3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