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河南马街书会:盛况依旧,“艺”味黯然


    中新网平顶山2月6日电(王永记)为期三天的2012年河南宝丰马街书会5日拉下帷幕,在当地文献的记载中,近年来的马街书会比相关史料记载规模更大,人数更多。当地官方统计,仅正月十三这一天,前来“赶会”的人数达近20万,艺人多达1800余人。 
    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的马街书会,又称“十三马街书会”,是中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每年的正月十二到十五之间,只要是来参加书会的艺人,不管你来自何方,哪个省份,马街村人都会给出极大的热情,免费提供食宿,700年来从未间断。也许正是马街人的朴实善良与无私奉献,才使得书会延续700年至今不衰。
    每年书会期间,来自各地的曲艺艺人满怀虔诚,携敲提弦,不远千里“亮书”马街。参会期间,艺人们以天当幕,以地为台,说、拉、弹、唱,以艺会友,代代相传。观众动辄十万人以上,影响辐射周边数百公里。因此,700多年来,马街一直被艺人敬之为“圣地”。
    凡到马街书会亮书的艺人大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会场上的火神庙里烧香朝拜,然后规规矩矩地为神说唱一段,希望能得到神的保佑,能把书尽快“写出去”。在书会的艺人堆里,有名家大腕、高龄老人,也有四、五岁孩童。有三口之家组成的、也有几人联帮组成的说唱团,你拉,我唱,他演,配合十分默契。当然也有不少唱独角戏的艺人,他们有的在地上栽一根木杆,绑上一个小扬声器,便自拉自唱起来;有的干脆将小喇叭放在田埂上,坐在土地上或是站在田间自娱自乐。此种盛况延续至今。
    尽管马街书会在2006年就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仍面临着艺人越来越少,技艺无人继承的危机。与几年前相比,自发前来参加马街书会的艺人越来越少。
    究其原因,观众的冷漠是艺人们最大的失望。尽管书会盛况依然,人头攒动,然而前来参会者大多像逛庙会一样,注意力在吃和玩,真正“听书”、“赏书”者越来越少,一些艺人对此表示深感失望。艺人眼中的“曲坛圣地”正在受到质疑。正是这种质疑与失望,让马街书会上自发前来的艺人越来越少。
    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是马街书会的辉煌时期。据宝丰县文化局保存的每年到会艺人登记表显示,1996年到会610摊、1800名艺人,但是到了2005年,到会仅有82摊、不足500人。近年来,马街书会参会艺人更是越来越少,参会艺人的平均年龄却越来越大。大部分艺人因生活困难纷纷改行,年轻艺人鲜有出现,曲艺市场逐渐萎缩。近年来当地官方对外所称的“每年一千多人”的参会艺人,更多的是官方以各种比赛名义邀请的民间艺人,不在自发行列。
    如今的马街书会,不管哪一届,官方均称非常成功,但事实摆在眼前:艺人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小,评书、坠子、大鼓传统艺术形式面临传承危机。
    相声表演世术家赵炎2月5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不管是从业艺人的数量还是它的观众,评书、坠子、大鼓等传统的艺术形式,都在面临挑战,娱乐方式的增加分流了它的一些“客户群体”,这是客观因素。因此,不管是对于演来还是艺人,能否“与时俱进”,写出适合市场需求“新书”,是文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会的中国曲协副主席程永玲则对马街书会充满信心:“我看到了最原生态的、最原汁原味的表演,群众的热情让我认为,说书这种艺术形式不但不会断代,而且能很好的传承下去。他们的服饰、肢体、表情不一定很到位,但很自然,没有人强迫他们,完全出于个人爱好,700多年来,它历经多少风雨都没有消亡,肯定能传承下去。”
    程永玲认为,观众还是可以培养的,显然,民间艺术还得靠优秀的作品来继承和发扬,仅仅是一年一次的书会,难以承载传承重任。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