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东北大鼓尴尬现状:只剩一个人会打(2)


    组团自救是艺术总会发光
    陈世芳对记者说:“时代变了,复州皮影、复州双管以及复州东北大鼓等这些古老艺术,如果不寻求变化,很难让现代人所接受和欣赏,光靠保,恐怕保不住。自身不‘造血’,光靠文化保护部门‘供血’,早晚得走上绝路。”陈世芳不断地把这个观点,灌输给她所认识的那些“非遗”传承人:“咱们要想办法像东北二人转一样改变,排练一些适合现代观众口味的节目,走出去,有市场了才会有人来拜师学艺。 ”
    几个“非遗”传承人中,陈世芳是最年轻的。多数传承人都是农民,年纪大了,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也不如陈世芳活络。经陈世芳反复劝说,这些老艺人有点心动了。陈世芳生怕这些老艺人主意不定,卖掉自己在复州栖身的房子,用卖房子的钱搞起了“瓦房店市复州‘非遗’综合艺术团”,并由大家推举做了团长。在镇里特批下,复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横山书院,成了这个艺术团的排练场。
    在横山书院里,复州皮影、复州双管和复州东北大鼓各有一间排练房。在那个散发着书院特有气味的复州皮影排练房间里,记者看到了新改造的皮影道具。这是陈世芳和团员们对皮影艺术改革进行的初期尝试:打破皮影表演固用影窗,不受白天晚上的限制,皮影表演者走向前台,直接对着观众,皮影表演者的肢体运动对应上皮影内容,效仿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俏夕阳”的表演形式,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陈世芳说,近期上映的《功夫熊猫2》开场就是大段中国皮影,让影片大增看点,这也是“非遗”文化的开发再利用价值所在,同时也足以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好东西,关键在于如何利用。
    陈世芳的“非遗”活态传承观点是:对于“老玩意儿”,创新既不能偏离原有的艺术内涵,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要解决传承人断层的问题,必须让年轻人了解、喜欢传统文化。
    不久前,这里迎来了一批特殊观众,他们是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10名大学生。“自从我们开始排练之后,附近就有一些老百姓经常来看,但大学生来看还是第一次。 ”陈世芳说,“真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喜欢我们的表演。如果他们能喜欢,就证明我们的节目会有市场。”
    贺晓晓是这批大学生观众之一。“我和同学们只是听说,复州有一批‘非遗’传承人,听说这些民间艺术家生活很艰难,所以同学们来之前也组织了一场义卖,捐一些钱,给他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过很快,并不熟悉这些古老艺术的大学生们,就被非遗传承人的表演所征服。“真没想到,这些古老艺术竟然这么有吸引力,如果把他们表演的视频发到网上,我想一定会火起来。 ”
    大学生们的夸赞让陈世芳笑得合不拢嘴,年轻人活跃的思维,也更开拓了陈世芳的思路。对于艺术团的未来,陈世芳说:“肯定会很艰难,但无论如何,我们愿意做一次尝试,至少努力过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市场。因为只有找到市场了,这些古老的艺术才有生命力,才有可能传承下去。 ”(刘静/本报记者/王臻青/杨丽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