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00 中国民俗学网 陈先达 参加讨论
当然,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的传统。离开中国文化就不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可是文化传统不是凝固不变的雕像,而是不断更新的水流。因此传统和反传统是文化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有历史就有传统,因为传统就是历史的继续和延伸。但传统不仅是历史,不仅是历史的遗产,而是继续存在于现实之中。因此传统具有双重特性,它的积极方面是现实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它的消极的方面是现实发展肩负的重担。人类要发展必须以每个时代的社会进步为尺度重新审视传统。所以在历史变革的激烈时期,它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往往表现为反传统。例如中国的五四运动对传统的激烈态度,就是任何一种革命变革风暴来临时对待传统的规律性现象。但五四反对的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全部,其矛头主要指向的是儒家文化中的纲常名教。其中可能出现某种片面性,但这种片面性比起卫道者捍卫旧制度旧道德的片面性要全面得多。当革命胜利以后,掌握了政权的人民有条件有力量重新审视传统,以便确立自己与新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形态。这不是对以往传统的全部肯定,不是对以往批判的批判。在批判与继承之间找到合理的结合点是不容易的,往往会经过摆来摆去甚至完全歪倒一面才最终从自己的错误中醒悟过来。这是进步的代价。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保守主义的观点是不对的。整个社会发生变革,经济政治制度发生变革,而文化仍固守传统是不可能的。文化不是可以不受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的独立领域。为什么明代中叶西学东渐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现代化也不可能现代化,原因并不是中国文化的保守性和凝固性,而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没有变化。西方有的理论家为资本主义开了一个药方,认为经济上可以搞社会主义,即实行公平原则。政治上搞资本主义,即实行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制度,而文化上实行文化保守主义,即保持以往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他们把社会看成玩积木般地可以任意建构。这种观点是违背历史和现实的,从来没有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可以是无内在本质关系的三分结构。在我们的社会里,文化保守主义口号的实质并不在文化,而是在文化保守主义口号下对中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否定。事实证明,文化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层面。文化的选择是与社会制度的选择不可分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要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而要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中国特色,必须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要保持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第三,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对于现代化,道德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价值观念危机和道德沦丧、人与人关系异化的前车之鉴;有东亚地区利用儒家文化进行道德教化遏制西方价值观念的某些可供借鉴的经验;还有我们自己改革开放18年来的成就和问题的经验与教训。在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决议中,对道德建设予以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不再重复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严重价值观念与道德的危机是完全可能的。我们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不能忽视的。邓小平说:“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8]他还批评说:“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9] 但我们是处在当代世界进程中的现代化。我们要通过市场经济这种经济运行体制来实现现代化。尽管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有利于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精神,可市场固有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导致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些现象的滋生。这就使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问题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保证和支持物质文明建设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的根本方向、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得失的重大问题。 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已经逐步形成。但真正围绕这个原则,发展为包括“五爱”、“三德”在内的社会主义道德,并成为对全体人民的道德要求,只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才有可能。但这些道德的形成和培养,同样能够而且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中吸取营养。中国传统道德是以儒家伦理为主导的道德。这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包括道德理想、道德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内的伦理体系。为什么这种道德在失去了它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之后,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仍保留其价值,并日益受到重视呢?这里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就是道德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是不存在的。但是在道德观念的变化中,仍然有某种稳定的对人们行为具有制约性的普遍因素。这种普遍性的根据并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而是人的社会性。任何一个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如何不同,都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都存在一些相同的关系,如家庭结构中的血亲关系和夫妻关系、人际关系中的朋友关系、邻里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因各个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会存在某些差异,但都会存在某些共同的东西,这就是把爱自己的父母子女、珍惜夫妻情感、重视友情、服务社会、热爱祖国和自己的民族,视为高尚道德。这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共同要求。因此在变化的、历史的、具体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中,可以有为各时期的人认同的、作为优秀传统代代相承的因素。道德观念中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片面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