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张冬菜]东北满族地区皮影戏的个案考察


    [摘要]作为满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满族聚居地——岫岩县,也是辽东皮影盛行的地方。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岫岩皮影的历史与现状、演出习俗等情况进行介绍,并针对个别学者提出的“满族皮影”进行商榷,从而探讨满族文化对东北皮影戏的影响。
    [关键词] 皮影戏;岫岩;满族皮影;满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 K89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6)03-0087-07
    

    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绝大多数的满族人居住在东北三省,其中辽宁的满族人口就占了全国满族总人口的50%以上。地处辽东半岛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在全国12个满族自治县中,满族的人口总数是最多的,所占总人口比例也最高。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调查数据统计,全国满族人口总数达1068万多,其中辽宁省有538万多人,而岫岩县满族人口45万多,占该县总人口的80%以上,是满族人口最为集中的自治县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岫岩县的皮影戏演出相当兴盛。2005年暑假期间,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对全国皮影戏做了大规模的田野调查,笔者受命前往东北考察。根据我们的调查,岫岩县还活跃着不少皮影戏班,有的影戏班每年可以演出两三百场。在全国各地皮影戏整体衰落、有些地方甚至濒临消失的情形下,岫岩皮影的生命力堪称强劲,在整个东北满族地区甚为突出。
    因此,笔者拟以岫岩的皮影戏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岫岩皮影戏的历史、现状、演出特征等情况进行考察,从而探讨满族文化与皮影戏之关系。
    一、岫岩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
    岫岩地处辽东半岛腹地的北部,隶属于鞍山市,东与凤城接壤,北与辽阳、海城等交界,西与盖州、大石桥毗连,南与庄河相邻,辖有24个乡镇,总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岫岩”得名与境内多山有关,长白山系千山山脉的分支纵横全县,有名的山岭就有五百多座,“千岩竞秀”,是辽宁省名副其实的山区。该县盛产玉石,当地人多以开采玉石、制作玉器发家。
    岫岩皮影戏何时兴起?又从哪里传入?这得先从东北皮影戏的历史谈起。我国影戏起源甚早,北宋时期就已出现盛演局面。北宋灭亡时,金人从开封等地掳掠了很多艺人随军北上,其中就有皮影艺人。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77记载,靖康二年金兵攻克开封后索要“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琶、吹笙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赴军前”。这样的掳掠行为不只发生了一次。这些艺人被带到金国比较安全的后方,影戏等技艺也随之北传。作为金朝的第一个都城,金上京(今黑龙江白城)自然也会有艺人的流入。因此,影戏在此时应当已流入东北,在金人统治的一百多年间,也应有所发展。
    宋、金时期流入东北的皮影戏是否一直流传下来,并广泛流布于民间?岫岩皮影的历史能否上溯到这个时期?至今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回溯一下岫岩县的历史。岫岩建制始于金,明朝时已是辽东半岛的军事要地。1621年,驻守该地的明朝官兵投降了努尔哈赤。由于战乱频仍,原先居住这里的汉人多数逃亡外地,岫岩顿时一片荒芜。1632年贝勒济尔哈朗带兵驻扎岫岩,算是第一代满族人(当时称为女真)进入该地。满清入关后八旗驻防兵进驻岫岩,该县的满族人不断增加。此后,清政府为了“充实根本”,多次分拨旗丁到岫岩。乾隆以来,大批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流民涌入岫岩谋生,关里的文化也随之传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