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冯敏]论中国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与保护对策(2)


    近年来,有的作坊和艺人追求创新,但又不构思新意,而是仿临了其他画种,刻印了诸如水浒人物、三国人物、红楼人物等小型木版画,已失去了原有各地方和各年画作坊所独有的特色。还有的作坊和展馆为了给年画找到新市场,甚至将年画题材内容嫁接于其他工艺上,开发出“刺绣钟馗”、“剪纸门神”、“娃娃瓷盘”等新产品。结果,跨出了木版年画工艺的门槛,实际上使木版年画的发展走入死胡同。
    政府和民间收藏了一定数量的木版年画古旧版,一方面保存了部分重要资料,但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木版年画品种的流通。有的民间收藏爱好者,亲自或通过书画贩子购藏古旧版,有的收藏达百余套(约三四百块版)。多数民间收藏者不会印制技术,最多只用油辊油墨印出墨线图,聊胜于无。中国木版年画各个时期各地品种丰富的作品,现在只散见于国内外的博物馆收藏和木版年画爱好者家藏中,尚在各年画作坊中制作的品种已是极少了。
    (三)年画艺术后继乏人
    冯骥才先生指出:“曾经代表我们民族生存形态的东西已经黯然消逝……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的走,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的断绝!”① 目前健在的木版年画艺术家大都已年愈古稀,且所剩无几。老艺人年事已高,经验虽多而精力不足,而现代年轻人多数不愿从事此业,就连年画艺人的子女也很少子承父业,许多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一度是杨柳青年画最为繁盛地带的杨柳青镇南乡36村,木版年画老艺人如今仅剩下很少的几位。其中,有的因身体原因已放弃了年画创作,有的仅在春节期间制作几百幅年画以怀旧。“冯均记”传人冯炳棠为了重振佛山木版年画,逼儿子学版画。他说:“如果儿子不做这行了,我也不会做了,那么佛山木版年画就变成历史了,这门最有特色的佛山民间艺术就销声匿迹了。”人们知道,木版年画是一项综合的民间作坊式艺术,需要经过勾、刻、印、画、裱等若干个工序精湛的技艺才能制作出来,目前能完整制作真正的木版年画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据现任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郭书荣估计,整个武强县真正精通各种技艺的艺人已不到4人。如今,掌握雕刻印刷朱仙镇木版年画技术的艺人也没有几个了,被誉为“活文物”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也临近消失了。
    (四)年画古雕版损失严重
    年画的濒危不仅仅表现在人才的凋零上,还表现在民间珍贵古版和遗址的破坏和流失方面。改行的年画艺人后代们,对家传的年画古版任其散失,有的当成木料用,有的将古版低价卖给民间收藏者或文物贩子。而有些收藏者将古版原有的画店字号铲去和删改,这为将来的研究考证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根据朱仙镇木版年画社最近遗产普查统计得知,独具特色的朱仙镇木刻雕版曾有二三百套,近50年来损失惨重,现在只剩了2块明版、8块清版、23块民国版了。
    (五)古版年画珍品流失严重
    中国木版年画因外国人的收藏而大量流到国外。其中收藏古版年画珍品最多的是俄罗斯(包括前苏联)。据不完全统计,自1875年至今,在过去的100多年中,仅在俄罗斯各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中就收藏了各种中国古版年画4500余幅,主要包括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开封朱仙镇等5个省区年画主要产地的作品。在上个世纪前半叶,法国人也收藏了近三百幅中国古版年画。令人心痛的是,在年画收藏珍品中,有许多珍品在国内已经失传。它们的原件则保存在俄罗斯的馆藏和法国人的家藏之中。
    (六)年画制作工艺退化质量下降
    全国各主要年画产地都存在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退化和质量下降问题。由于优秀的雕刻制版艺人和调色印刷艺人缺乏,传统的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技术已明显地退化了。而有的作坊为迎合市场的需要,降低成本,单纯追求利润,改用低廉的现代化学颜料,刷印工艺追求数量,简化工艺,以致大量出现错位、重影、跑色等严重质量问题。现在印制的年画已很难看到刻绘精细,套版严谨、色彩厚重且深沉艳丽的作品了。传统工艺的退化必然导致年画艺术本质上的衰败。
    总而言之,尽管有关部门在保护和传承木版年画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木版年画源于民间、长于民间,因此其相关资料也仍大量散落在民间。而这些资料又大都处于一种无序甚至自然消亡的状态。
    二、中国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
    存在了一千多年的中国木版年画,却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迅速且全面地走向衰亡的边缘,这当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原因。
    (一)社会变革摧毁木版年画的传统社会基础
    中国是一块承载着五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国度。在这厚重的文明土壤中产生出来的木版年画,长期扮演着传播文化信息、表达民众朴实情感的重要角色。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国加速发展的现代工业化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使历经了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正在迅速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木版年画艺术濒危的根本原因。冯骥才先生曾指出:“中国正在经历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地瓦解、消失、涣散、泯灭。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社会的这种转型是从十年浩劫的‘文革’到突然的改革开放这种非线性、非渐变的形式来实现的。农耕文明还来不及清查就被工业文明的浪潮席卷而去,它们死得迅速而且缄默,那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随之而发生的是深入中国社会生活每一个层面的变迁,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传统的民俗生活改变了,传统的居住环境改变了,传统的精神寄托改变了,文化传播手段更是日新月异。这在根本上毁掉了中国木版年画赖以生长的传统社会基础,迅速将其推入濒危险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