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峰]家与年:解读中国文化的深层密码(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8:11:44 《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刘晓峰 参加讨论
年的记忆沉淀到我们内心深处 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年都是和童年连在一起的。 没有谁比孩子更盼望过年。对于孩子,年是各种好吃的聚合到一起的日子。是可以放开心玩耍的日子,是年龄又大了一岁,是自己成长的标志。年还和家联系在一起。年是一家人相聚的日子。为了迎接过年,大人们扫房子、贴春联、准备年夜饭。到了除夕夜,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每个家都充满了除旧布新的气氛,每个家族成员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年同故乡也永远联系在一起。在故乡生活那段时光,我们的生命历程刚刚进入准备期,那些日子漫长而难忘。故乡是你最开始熟悉的世界,在那里你有了最开始来往的伙伴,有了最初对于异性的爱恋,有了最开始对于年的记忆。写到这里,想起我的故乡——一个叫做红旗岭的矿山小镇。那里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立起拉上电线的高高的灯笼杆。小镇地处丘陵地带,矿工住宅随山而建,一片片起起伏伏。到了过年一家家红灯笼挂起来,衬着满地的白雪,漂亮至极。到了夜晚,一家家的灯笼亮起来,更是一片片依山起伏的红灯海。小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谁家过年都会挂一盏红灯笼。很多年后在国外过春节,我给孩子讲自己的童年,居然张口讲的就是那片灯笼的海。中国国土辽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土和习惯,也有不同的年俗。多少个没有走出故乡的孩子,一开始可能把这些习俗错认为是大家共同的,但伴随着成长,伴随世界在他面前更大的展开,他会发现那一切其实是独特的,是他自己的故乡体验。 年就这样和故乡、童年和家的回忆结合到一起,成为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刻,最温暖的时刻。年的记忆沉淀到我们内心深处,一如一年又一年,大树会留下一圈圈的年轮。这记忆一轮一轮刻印到我们心中,成为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文化基因。你长大了,你张开了飞向远方的翅膀。外边的世界很精彩,远方对你充满无限的诱惑,那时故乡仿佛只是一片被遗忘的旧日风景。 可是某一天,某一刻,在你城市的生活中,故乡、亲人与家,这一切会命运般突然被唤起,那时你就只能整理行囊,命中注定你必然踏上走向故乡的旅程。 年与家,是十三亿中国人永远的乡愁 年还是团圆的梦。在一首《常回家看看》中,人们这样唱道: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这首歌,唱的就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变化,唱的就是中国人对一家团圞的渴望。一家人团团圆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幸福梦。 王国维曾谈到,中国人充满乐观主义色彩,和西方人执著于悲剧精神相反,他们更着意于团圆之趣。王国维说:“吾国人之精神, 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 无往而不着此乐天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红楼梦评论》)。主张天人合一的中国人,自古就把团圆看得非常重。团圆这个词,与中国特有的发展历史、与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哲学观、美学观密不可分。对团圆、对完美这种追求,是我们文化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我们学文学史的时候,讲到古希腊,特别强调古希腊的悲剧意识。学了古希腊学了悲剧的人,回头看中国戏剧时特别难过,因为我们很少像古希腊人,古罗马人那样特别强调悲剧情境,而我们追求的境界是大团圆,哪怕一个很悲哀的故事,传诵到了老百姓那里一定在口头文学里边努力给它加入一个团圆的味道。 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这么渴望团圆。这跟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有关。这个根扎在农村,是从农业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是和家族式的社会结构一体的,它在中国社会存在了数千年。然而中国社会的变化,已经达到今天的程度。大家庭式的团圆生活已经不再可能。于是,年就成为我们的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一个团圆的日子,一个把梦想和现实连接到一起的日子。 一个社会的构成,一个族群的凝结,一定有那么一些共同的东西。这些共同的东西让人们有很强的向心力,有很强的凝聚力,有很大的共同力量。春节这个节日,从团聚一个一个小家起步,唤起人们对亲情,对故乡的思念,最后唤起的,是作为这个民族一份子的自觉。尽管很多人说,今天的年味越来越淡。从物质角度上说,以前过年才吃的鸡鸭鱼肉,今天成了日常的饭菜。以前过年才添新衣裳,今天很多人犯愁衣柜里的衣服太多。春晚也办的一年比一年不如人意,总而言之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但是,在春节前赶回家的人,依旧怀揣着一百种温暖的期盼。在寒风中奔向家乡的人,依旧有一千条回家的理由。 这是因为,年与家就是我们的文化,年与家就是我们的传统。 年与家,是十三亿中国人永远的乡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