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唐易]世界公民菲利普:像丁丁一样生活(2)


     像丁丁一样生活
    
  在来中国之前,菲利普就在中东各地游历,仿佛自己小时候的英雄丁丁一样。而这样的游历让菲利普看到并且感知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没有一个完全完美的文化,也没有一个完全完美的国家,”或许跟他复杂的国际背景有关,“我觉得不管你原来的文化是什么,还是你加入什么文化,每个文化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因为文化是人类创作的,人本身也有好的有不好的,这是很自然的,文化中有的事情如果你能放弃就是比较好的,有些是传统的,你必须能接受就是好的,我希望在每个我接触过的文化就是看最好的一部分,比如说有苏联的一部分、有法国的一部分、有捷克的一部分、有中国的一部分,然后就保留最好的、最合适我的,就是比较成功的。”
    各个地方的生活经历让菲利普成了一个语言天才,他精通11种语言。日文、中文、尼泊尔语、土耳其语、韩国语,其他捷克语、法语、英语、德语、希腊语、西班牙语更是不在话下。在众多的语言中转化并不会让他感到困难,“除非我特别累,而且我学外语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大部分的是我小时候学的,还是一个孩子。到了一个地方我想跟当地人交流、玩儿一玩儿,当时是孩子,只是听和说,没有这个学习外语的概念。”
    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菲利普都希望舒服。他以前的老板办公室,在西大望路,是一个高楼,而住的地方,本来也是一个高楼,他觉得不太舒服,于是搬到东仓的一个四合院,还在附近选了一间作为办公室。为了避免交通拥挤,他坐公交车。而平时出行则是一辆自行车。为了让自己舒服,他还开了一件咖啡厅,“我觉得北京咖啡厅的空间比较少,这可能有欧洲的影响,欧洲人觉得咖啡厅是很重要的,是大家讨论、见面、玩一玩、跟朋友在一起的地方。星巴克这样的咖啡厅美国人比较喜欢,但欧洲人还是比较喜欢安静的。我觉得,我有两个选择,我可以批评北京说没有咖啡厅,要不然就自己开一个,这样我会更舒服。”
    虽然自己开了个咖啡馆,但是菲利普天天喝茶。对菲利普来说,喝茶是生活的一种平衡,也是一种文化的折射,“在中国文化中最好的就是喝茶,”这个43岁的咖啡馆老板这样说,“当然这个好和不好是由我来决定,”他理直气壮,“我接触过觉得这个合适我、这个不合适我,那我为什么要做不适合我的事情?没必要的。”因此对于自己复杂的国际身份,他觉得“国籍不算什么,我自己有两个国籍捷克和法国,但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护照,不代表更多”。
    在他心中很多人对文化判断最大的错误就是他们认为传统的是好的,在各个国家都是这样的,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但我觉得是错的,尽管很多人问我你到底是哪里人,我说我不能很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也不想有这样一个限制,我就是一个捷克人或者就是一个法国人,因为如果我这样说其实是不对的,我不能说我是百分之百的捷克人,肯定是不对的,也不是法国人,也不是苏联人,苏联现在也不存在了,所以更复杂。”
    “我在这些地方待过,有感情,就像牧民一样,但并不是一定要回来,因为那些感情是在你心里、在你脑子里面的,所以你不一定必须回到那个地方。”
    特约记者 唐易 北京报道
    

    丁丁历险记》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在中国人的返乡季节里,看不出他的丝毫乡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