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钟和晏]盛世漆艺


          就像京剧是“国剧”一样,大漆经常被称为“国漆”。漆液刚从漆树流出时是乳白色的,氧化干燥后变成红棕色,稍厚几近黑色,所以有了“漆黑”一词。它的色彩基调中含有内省静穆的审美趣味,东南大学教授张燕说:“大漆的气质是中国人温柔敦厚气质的折射,谦冲而温厚,含蓄而神秘,接近诗的意境和诗教传统。”
    沈锦丽和她的优必德公司刚刚签下了为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贵宾接待室制作三件漆艺作品的合同,包括一幅16平方米的壁画、7扇2.9米×2.2 米的大门和一座近200平方米的隔断屏风,她正在办公室里和她的主设计师讨论门边的做法。1997年之前,今年41岁的沈锦丽还是厦门市湖里区五通村的支部书记,现在,她是厦门优必德漆线雕公司和北京漆宝斋艺术馆的董事长。
    漆宝斋设在北京城南禄长街头条一座4层的红色小楼里,作为一个小型漆器博物馆,楼上楼下的房间里摆放着各种脱胎漆器的器皿、磨漆字画的屏风、挂件和漆艺家具等,绝大部分是当代制品,也有像光绪年间的木胎漆器“将军罐”这样的古董,还有件白底金线、祥云九龙图案的古旧漆线雕圆盘被牢牢地锁在玻璃柜里,看来是家传的宝贝。
    福建漆艺是出名的,它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宋代“刺桐港”(因为唐末五代泉州环城种植刺桐树)的繁盛年代和造船技术。长乐是郑和下西洋的开洋起点,泉州也是多次途经地,下西洋的几百艘船舰都是福建制造的,用大漆和桐油的造船技术可以让航海更安全。后来,八闽各地形成了以各种绝技见长的漆艺家庭和不同的漆器流派。
    “闽南的漆艺是靠天吃饭,那个地方很穷,种不了农作物,三面是山,一面是水,人均只有1分地。”沈锦丽说,“我们家族就是典型的闽南漆匠,非常勤苦、默默无闻,我们用大漆做些东西,这也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生存方式。”
    就像京剧是“国剧”一样,大漆经常被称为“国漆”。漆液刚从漆树流出时是乳白色的,氧化干燥后变成红棕色,稍厚几近黑色,所以有了“漆黑”一词。它的色彩基调中含有内省静穆的审美趣味,东南大学教授张燕说:“大漆的气质是中国人温柔敦厚气质的折射,谦冲而温厚,含蓄而神秘,接近诗的意境和诗教传统。 ”
    福建沈姓人家做漆器的很多,在漆艺史上,一个更加显赫的名字是乾隆年间的漆匠沈绍安(1767~1835年)。当年,沈绍安在福州城内双抛桥开办前店后坊的漆器店,受寺庙匾额的内贮加灰纨裱褙、外髹朱漆制法的启发,悟到失传已久的古代“夹纻胎”(用漆灰和麻布做原料的一种复合胎体)技法,造出了最早的“视之九鼎兀,举之一羽轻”的脱胎漆器。后来,沈绍安和他的后代还开创了泥金泥银彩绘技法和薄料漆拍敷工艺,让漆器在朱黑等暖色低调之外,出现了含金蕴银的高明色彩。
    从1622年出生的沈飞龙开始,泉州南安的沈氏与闽侯的沈氏算是旁系宗亲。沈锦丽的高祖父沈园存、曾祖父沈翰留都曾经在福州沈氏兄弟的作坊里效力过。1898年巴黎博览会上,沈绍安第5代孙沈正镐的莲花盘、茶叶箱获了两枚金牌。每一次,沈正镐、沈正恂兄弟在所制漆器底部或其他地方打上铭记时,都会在前面加上先祖的姓名,如“沈绍安镐记”、“沈绍安恂记”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