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中国人的“生活革命”(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4:11:47 中国民俗学网 周星 参加讨论
交通革命与汽车社会 以迅猛的速度在全国铺开、目前仍在延展当中的交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民的出行方式。中国的铁路营业里程、高速铁路通车里程、一般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等,均比改革开放初有大幅度提升;1980-1990年代,国家强力推动的“村村通”工程,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交通条件。 1960-1970年代,中国曾是世界著名的“自行车王国”,广大城乡以畜力和人力为动力的交通运输工具非常普遍,汽车驾驶员曾是很受追捧的职业。但2000-2010年代,中国却急速迈入汽车社会。在广大农牧区,包括摩托车和农用车在内,汽车拥有量大幅度增长;城镇则出现了私家车大众化的趋势,与之连动的便是“自驾游”之类的出行新风尚。眼下,中国普通民众持有驾驶执照的人数成倍增长,2015年达3亿人,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722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439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9508万辆,其中私人轿车8793万辆。在广大城镇和很多富裕的乡村,私家车和体面的楼房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标配,“有房有车”正在变成当代女子择偶的基本条件。 方兴未艾的“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 如果说上述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生活改善是“探高”,那么,2015年启动、眼下正方兴未艾,未来仍要持续的“厕所革命”,以及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开始提倡的垃圾分类实践,便是中国人生活革命的“托底”,亦即对底线的抬升。 当代中国厕所革命的最大进展,是伴随着单元楼住房的普及,家庭内的冲水马桶逐渐一般化。抽水马桶的普及正在改变国人的如厕习惯,如果将2010年代中国游客在日本“爆买”电饭煲理解为国内厨房革命的余绪,那么,“爆买”马桶盖(智能马桶)的新闻,便意味着中产阶层对国内居室生活的抽水马桶有了更高的要求。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公共厕所和广大农村的旱厕及卫生管理上。1990年代,北京曾有过推动公厕革命的活动,结果是无疾而终。2015年国家旅游局又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旅游厕所革命,并把各级地方政府都动员了起来,目前已经立竿见影地取得了明显效果。也是在这一年,习近平对农村的厕所革命也提出要求,强力推动了各地农村厕所的改良工作,预计到2020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将超过85%。 1970-1990年代,中国完全没有垃圾分类,有限的资源再利用主要是通过“破烂王”或“拾荒者”的努力实现的。伴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日常生活的垃圾爆炸性增量,甚至出现失控局面。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开始试行垃圾分类,随后,这一努力还朝农村逐渐扩展,但总体而言,截至目前,一般民众仍未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基于垃圾分类的资源回收体系也尚未真正确立。显然,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属于现在进行时和未来进行时的生活革命,它们作为保持和提升人民日常生活的品质和底线的举措,是当代中国的生活革命能否最终成功的“试金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天经地义 生活革命提升了中国人的幸福感,也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1970年中国的国民预期寿命为58岁,2015年则达到76.1岁(其中,城镇居民预期寿命已接近80岁)。这一水平虽然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在中等收入国家中已位居前列。 必须承认,生活革命在中国也面临很多复杂的现实,例如,城乡差距、贫富分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均衡分布等等。再如,虽然远距离交通得到改善,但城市交通却陷入恶性循环;人民的交通规则意识尚未真正确立,交通事故伤亡率居世界首位,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的汽车社会还很不成熟。虽然如此,生活革命的发展方向却是在全国任何地方均基本上一致的。无论人们对国家未来的想像多么不同,在接受、承认和乐于推动生活革命,并使人民幸福这一点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显然,要维持和不断扩大生活革命的成果,就必须有更加完善、稳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这也正是近40年来中国的都市化进程所致力于大规模建设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因此,尽最大努力持续地满足民众在食品安全、住房、交通、养老、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民生诉求,不断提升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品质,正是各级政府面临的基本“民生”课题,同时也应是国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第1557期第6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马戎戎]海上顾绣与戴明教的传人
- 下一篇:蒙古族史诗歌手:坡·冉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