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1:11:17 文艺学网 2008-3-17 陶东风 参加讨论
注释: (1)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164、40页。 (2)参见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4)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33页。 (5)同上书,第34页。 (6)参见麦克卢汉《理解媒体: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J.Meyrowitz,No sense ofplace: the impact of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8)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141页。 (9)同上书,第100页。 (10)同上书,第102页。 (11)这方面的经典论述参见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12)沃德:《趣味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页。 (13)玛丽·道格拉斯等:《物品的用途》,载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62页。 (14)蒂姆·爱德华兹:《狂喜还是折磨———购物的当代性质》,载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155页。 (15)参见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25页。 (16)参见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25页。 (17)(18)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学批判》导言,参见《文化研究》第四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19)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160~161页。 (20)Chris Shilling:Body and social theory,Sage Publications,1993,p.3. (21)(22)洛兰·甘曼:《爱你在心口难开:对食物幻想、旺盛的食欲以及异样身体的考察》,参见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6页。 (23)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27页。 (24)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87页。 (25)参见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6)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132页。 (27)参见陶东风《中心与边缘的位移———中国知识精英结构的转型》,载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8)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104页。 (29)这方面的讨论在大陆始于陶东风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文章来源:《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