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为纪念上海建城700周年①,复旦大学、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上海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举办了"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于1991年10月21日至25日在上海嘉定县城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探讨上海700年来的城市历史变迁,侧重在近代以来的上海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现将会议讨论要点撮述如下。
    一、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一)关于城市历史及发展一般规律和上海城市历史演变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周振鹤着重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上海城市形成的特点以及当代世界城市概念的更新与上海发展的关系。他认为,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两种城市类型:第一类是政治中心而兼经济中心,第二类是由经济中心进而演变成政治中心或具有政治中心的作用。上海属于后一类。他还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概念部分地更新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上海是目前中国东部扩散城市化的典型,并已具备形成太湖地区特大城市群的基础,乡村城市化的趋势也十分明显。因此,上海城市发展任重道远。
    傅崇兰探讨了城市现代化与地方特色的关系,他指出,在20世纪世界城市现代化的历程中,出现过认为物质和技术可以缔造一切的倾向;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也出现了城市文化趋同化现象。他认为,在大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实际上都具地方特色。上海城市的地方特色,是以市民的群体意识为主导因素的。最突出的是体现在生产、经营和"海派文化"三个方面。
    叶骁军论述了上海模式及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上海模式具有两个含义:一是城市历史短,发展快,类似北美的城市;二是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性城市。上海以其经济中心的地位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的发展,无锡、南通、常州、宁波等城市同上海形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上海经济区的组建正是这种关系的必然结果。
    对上海模式及其影响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尽管学者们都肯定叶骁军提出的上海城市发展的两大特征,但认为以此概括上海模式则不尽妥当。周振鹤谈到上海的特殊政治地位,认为近代以来,上海尽管在名义上一直不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但实际上它在政治舞台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学者对能否将上海与周边城市关系一概称为"唇齿相依"表示异议。林克认为,近代上海的崛起是以牺牲周边中小城镇和内地广大农村的利益为代价的,是独占鳌头式的崛起。
    (二)上海与长江流域城市关系
    皮明庥、李策阐述了近代申、汉经济互动关系,指出:近代航运的构建使上海与武汉从中世纪的遥隔走向两个经济圈套合中的互动。两地的经济关系既有产品的过境停靠,也有产品的对流;既有资本的互相楔入,又有人才的互为渗透。这种良性的互动在近代中国很难找到一个他例能与之相媲美。周勇、王钟的论文探讨了近代上海与重庆的关系。他认为上海是中国沿海城市化的典型,重庆则是内陆地区走向近代的代表。上海以它强大的商业贸易推动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重庆则以自身独特的地位承担起长江流域经济链上东西结合部的重要一环的历史责任。
    (三)上海研究论题中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这次会议的不少论文在上海史研究的现实价值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林克提出,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的整合变化向当代上海人提供了三条基本思路。其一,从世界看上海。鉴于近代上海被迫进入世界的历史教训,必须悉心研究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趋向,科学地预测上海在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的地位,以开拓视野,从长计议;其二,从全局看上海。要以思辨的眼光剖析昔日上海的崛起,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高度,求得上海地位之再造;其三,重视基层群众。要最大限度地依靠人民群众去建设现代化的新上海,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基层群众素质的改造,逐步消除积淀在上海人群体性格中的弱点。
    几位学者截取不同的侧面探讨上海的历史与未来。
    葛剑雄从研究近代上海的移民特点及影响入手,提出:近40年来移民基本停滞,与上海目前及未来的地位极不相称,且影响上海的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上海也不可能具备吸收大量移民的条件,因此其重点应放在吸收少量高质量移民、投资移民和海外移民上。在整个城市的条件难以在短期内优化的情况下,应创造局部的、区域的优化条件。同时,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为富余人才的输出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