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历史学会于9月8日召开学术座谈会,畅谈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的体会,联系史学界当前严峻的现实,认为史学界亦急需"换脑筋",使史学研究来一个新的突破、新的开拓。 参加学术座谈会的有茅家琦、万仁元、沈嘉荣、张宪文、许辉、陆仰渊、唐茂松、周新国、沈学善等同志。会上着重议论了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更新历史观念,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本是马克思的两大贡献之一。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完整的理解和科学地运用,往往遭到种种右的、特别是"左"的思潮的严重扭曲。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码常识,马克思、恩格斯曾非常直截了当地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德意志意识形态》)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总是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宣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用阶级斗争(有的甚至是人为激化矛盾而制造出来的)来干扰、冲击经 济建设,频繁地、跳跃式地变更生产关系,束缚、阻碍以至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一针见血地指出:"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历史的事实确是如此。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的现实,充分证明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这已是被实践无情地证实了的真理。 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得到普遍的认同,但对于"科学"包括些什么?认识并不一致。许多人认为"科学"仅仅是指自然科学,而不包括社会科学。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社会科学同样是科学,而且是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科学。作为科学最高层次的哲学,就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高度概括和结晶。当代一些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如钱学森等,大力提倡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成联盟,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发展科学的战略决策。特别在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确立之后,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的经济学,已在现实生活和学术界中成为显学,其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上,自然科学和技术总是要通过社会科学这个有机的媒介,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全面、完整、正确地理解"科学"的范畴,对于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二、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地总结和重新认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 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小平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的统一。我们研究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搞春秋笔法、搞实用主义、搞影射史学,以至有意歪曲、篡改、伪造历史资料,这都是史学研究的大敌。 在史学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就得敢于闯禁区,这是很不容易的,是会冒风险的,因为"实事求是"就必须尊重科学,而科学是没有禁区的;"实事求是"就必须尊重事实,而客观事实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例如,"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观点,能否运用到对中外历史的研究?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搞明治维新,主要是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既有大大小小的几百次农民起义,更有统治阶级进行的一次又一次的变法维新,不断地调整封建生产关系,以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把历史上的变法维新一概扣上"改良主义"的帽子予以否定,就不能说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又如,打开国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观点,能否以此来认识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打开了古代中国的大门,固然是一种侵略行径,但对瓦解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有没有一定的历史作用?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搞租界,可以说是丧权辱国,但对中国城市的近代化、资本主义文明的传播,有没有提供了一些示范作用?太平天国的洪仁玕不到香港感受一番能写出《资政新编》吗?孙中山不是从"香港"与"香山"的强烈比较中看到了西方的文明和清朝腐败,从而激发最初的改革思想吗?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触发了"八国联军"的疯狂劫掠,不正是处于愚昧落后状态的群众被封建统治阶级顽固派所利用吗?凡此等等,都值得我们有新的认识。 再如,近几年颇为热闹的姓"资"姓"社"的争论,使人不禁联想起历史研究中的一些诸如姓"官"姓"民"、姓"国"姓"共"之类的问题。似乎凡是统治阶级或剥削阶级出身的,总是"坏"的,凡是被统治阶级或平民百姓出身的,就是"好"的,把严肃的史学研究工作降到了小孩子只问"好人"、"坏人"的程度。 再如在国际共运史的研究中,如何对待当年的"波匈事件"?当时由于没有能全面总结好这个教训,结果搞了个严重的反右扩大化,以后七斗八斗。直至亲自发动那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而今对苏联、东欧的剧变现实,我们又一次面临着如何总结好经验教训的问题,邓小平看准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僵化的体制,经济大都停滞不前,党的领导者推行了错误的方针和政策,严重脱离了群众。这就更坚定了我们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自觉性,避免重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