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历史人物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学术界几乎对每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有分歧,甚至严重对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历史人物缺乏多方位的研究。那么,如何对历史人物进行多方位研究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一,强调层次原则,对历史人物作纵向和横向的层次分析。 评价历史人物的第一步,应该对历史人物作深入的细致的层次分析。任何历史人物,不论是横向层次,还是纵向层次,都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纵向过程的中断形成纵向层次,横向结构连续性的中断形成横向层次。中断的关节点,是相临层次的分界线。事物的这种连续性的中断是其本身固有属性,所以层次是普遍的历史。 对历史人物作纵向的层次分析,就是根据历史人物-生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进行全面剖析。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辩证过程,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历史人物的多样性,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确定了历史人物发展变化的辩证过程。历史人物一生的活动往往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有时间阶段的变化和差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其变化和差异。一个农民起义领导人可以变成封建皇帝,如朱元璋;一个封建社会状元可以变成民族资本家,如张春;一个反动官僚可以变成革命者,如杨度;一个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可以变成国民党特务,如张国焘。说明一个人由好变坏者有之,由坏变好者有之,或越变越好、越变越坏都大有人在。对情况复杂的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冠以“忠”、“奸”、“好”、“坏”,笼统地盖棺定论,而应以纵向的层次分析,就历史人物一生大节,根据其历史活动的不同特点,分为不同阶段,结合所处的历史条件逐段评论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大体都经过三个阶段:民主主义者、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者。不管是李大钊、陈独秀,还是毛泽东、周恩来,都经过上述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以前,他们都只能算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我觉得只有把历史人物思想发展的过程,即纵向的层次,分析得比较细致一些,才能符合或接近历史的实际。 对历史人物作横向的层次分析,就是根据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剖析。历史人物除了一生中各阶段的变化,还往往具有多重性。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文学艺术上才华横溢,写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佳句;北宋司马光,政治上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革新,却编成了不朽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左宗棠一方面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一方面又是抵御沙俄侵略新疆、保卫祖国的功臣。这说明历史人物具有多重性,往往使英雄与暴君、政治俗夫与文艺才子、先进的哲学思想与保守的政治态度,集于一身,汇于一人。对于这类历史人物,如果仅根据他的一个方面来评价,即便这是他的主要方面,也不能反映出历史人物的全貌。因此,评价历史人物还应以横向的层次分析,把历史人物各个方面分解开,既谈主要方面,也说次要方面。具体来说。既谈政治实践活动和思想方面,也说个人品质及其它方面。当然对历史人物作横向层次分析,不能平均于各个方面,要抓住主要方面,也不能忽略次要方面。 在这方面,革命导师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马克思在评论英国小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人物威廉·科贝特时说:“如果说,威廉·科贝特是现代宪章运动者的先驱,那么在另一方面,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他又是顽固的约翰牛。”①列宁也曾深刻地分析列夫·托尔斯泰思想的多重性,他“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笃信基督的地主。一方面,他对社会上的撒谎和虚伪作了非常有力的、直率的、真诚的抗议,另一方面,是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即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②在革命导师的笔下,历史人物是那样活生生,那样有立体感,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以上所述历史人物的纵向和横向层次分析,纵横交错,这样才能把历史人物的实际面貌完整地反映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