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是唐人杜佑所著的一部典志体史书。杜佑(734-812年),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僚家庭出身,年轻时以荫入仕,先随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韦元书作从事,其后历任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礼部尚书、淮南节度使、司空、司徒、同平章事(宰相)等职务。晚年身居宰相,“诸子咸居朝列,当时贵盛,莫与之比。”①杜佑一生勤于读书,精通历史。唐代宗大历年间,杜佑任淮南节度使从事,他开始着手编写《通典》一书,至德宗贞元十七年(801 年),他为淮南节度使时,才完成全书,此间花去三十多年时间,可见杜佑著书之艰辛。 杜佑《通典》总为二百卷,分为八门,每门之下更分列篇目,即《食货》十二卷;《选举》六卷;《职官》二十二卷;《礼》一百卷(分二部分:《历代沿革礼》六十五卷,《开元礼》三十五卷);《乐》七卷;《刑》二十三卷(分二部分:《兵》十五卷,《刑》八卷;)《州郡》十四卷;《边防》十六卷。《通典》所撰内容,上起唐、虞三代、下止唐中叶,可谓贯穿古今。《通典》的体例,以事类为中心,分别叙述重要的制度和史实发展以及有关的议论等,独《兵典》例外,没有尽叙历代兵制的沿革,而是以《孙子》十三篇为中心,取历代有关的军事胜败的实例,分为若干类以叙述。这是与体例不相符的。尽管如此,《通典》也不失为一部体大思精的史学著作。史称“贞元十七年,自淮南使人诣阙献之,其书大传于时,礼乐刑政之原,千载如指诸掌,大为士君子所称。”②从形式上说,《通典》发展了史书编纂的新体裁,成为我国第一部典志体的史学著作,其意义与司马迁的《史记》一样,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大放异彩。 《通典》作为一部政典形式的著作,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首先,它是在刘秩《政典》一书的基础上产生的。唐玄宗开元末年,史学家刘知几之子刘秩采经史百家之言,取《周礼》六官所职,分门类撰成《政典》三十五卷,为时人称赏。杜佑看到这部书,“寻味厥旨,以为条目未尽,因而广之,加以开元礼乐书,成二百卷,号曰《通典》。”③杜佑显然是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内容,改善体例,逐渐完成《通典》一书的。可见,《政典》一书是《通典》的蓝本。刘秩《政典》一书今已不存,然而从史书记载可以知道,它的体例是模仿《周礼》,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比附来通述古今制度的。《政典》体例并非独创,从文献记载来看,既使在唐代也有许多类似的著作,从而可以说明,《政典》一书的产生是当时著政书风气使然。而著政书之风气又源于唐代的明掌故之风。 唐代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黄金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达到空前繁荣,为了使这种繁荣能够持久,每一个统治者都试图借鉴历史,以明得失,故而,掌故之学大盛。掌故,故名思议就是故事的意思,即国家的旧制旧例,后来泛指一国的典章制度。著名已故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认为“凡学皆始于应用,故读史者初必求娴故事。”④因此,唐初就有许多谙熟掌故的人才。《旧唐书·赵仁本传》记载,赵仁本在太宗贞观年间任殿中侍御史,自隋恭帝义宁年间以来的诏敕都亲自纂写记录,“临事皆暗记之,甚为当时所伏。⑤蒋乂,字德源,是史官吴兢的外孙,“幼便记览不倦。”弱冠博通群籍而史才尤长。”⑥史传德宗贞十八年(802年)蒋乂任起居舍人转司勋员外郎兼史职,那时集贤学士甚多,德宗下诏问神策军建置之事,学士们均不知⑦所出,只有蒋乂“征引根源,事甚详悉。”宰相高郢、郑珣瑜称赞说:“集贤有人矣。”象赵仁本、蒋乂这样谙熟掌故的人才在唐初、中叶甚多,这是当时形成的一种风气。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就产生了一些更高级的人才,他们不但明了掌故,而且能够纵览古今制度,编写成系统的著作,从而为统治阶级服务。如《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录唐初李延寿所著《太宗政典》三十卷即其例。《旧唐书·李延寿传》云:“调露中,高宗尝观其所撰《政典》,叹美久之,令藏于秘阁,赐其家帛五十段。”⑧可见其影响之大。 唐玄宗时所修《大唐六典》三十卷,是专门模仿《周礼》体制编成的职官类政书。从撰写情况不难发现,刘秩《政典》乃仿此书而成。《新唐书·韦述传》记载: “先是诏修《六典》,徐坚构意岁余,叹曰:‘吾更修《七书》,而《六典》历年未有所适。及萧嵩引述撰定,述始摹《周礼》六官领其属,事归于职,规制遂定。’⑨《新唐书·艺文志·六典》原注云: “开元十年,起居舍人陆坚被诏集贤院修《六典》,玄宗手写六条曰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张说知院,委徐坚,经岁无规制,乃命毋煚、余庆、咸{K1D304.JPG}业、孙季良、韦述参撰,始以令、式象《周礼》六官为制。萧嵩制院,加刘郑兰、萧晟、卢若虚。张九龄知院,加陆善经。李林甫代九龄,加苑咸。二十六年书成。”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六典》一书乃是由张说、张九龄、李林甫等人递监修而成,其体例是模仿《周礼》六官以为职,下以职写事,“但此书所述既为现行职官,不同于《周礼》之多设想成分,而所引令、式又为当时的正式法令。”⑩刘秩完成《政典》一书,完全是模仿了《大唐六典》的体例。如这类政典在唐中叶还有几部,亦可说明当时著政典风气之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