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召开学术讨论会,邀请部分在京史学工作者讨论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问题。 苏双碧(《求是》杂志原副总编)、王思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蒋大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桂生(北京大学教授)、施丁(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德金(《历史研究》主编)、于沛(《史学理论研究》主编)、马金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卫(《中国史研究》副主编)、周溯源(《求是》杂志哲史部副主任)、马宝珠(《光明日报》理论部副主任)、瞿林东(北师大史学所教授)、吴怀祺(北师大史学所教授)、陈其泰(北师大史学所教授)、许殿才(北师大史学所副教授)、向燕南(北师大史学所副教授)、张越(北师大史学所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历史系部分访问学者、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所长龚书铎教授主持,他说:20世纪即将过去,为了迎接新世纪,更好发展史学,有必要对走过来的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而准确估价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是其中的关键问题。20世纪史学变化很大,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又发生新的变化。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应怎样估计?有人讲20世纪学术经典,不提马克思主义学术作品,这是否恰当?有的文章提出解放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叫“战时史学”,以强调阶级斗争为主要特点,解放以后延续了这一特点,现在发生变化,正在突破,这样说是否合适?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发展中有得有失,得是什么,失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史学有左的影响,但怎么看,也需要研究。文学界现在也出现一些情况,反映也比较突出,有的人排文学大师,把茅盾排除在外,把金庸、张爱玲等人排进去。对左联的评价,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说明不光是史学,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各方面,都有不同的反映。所以请大家讨论,讨论中请按照双百方针,畅所欲言。 讨论围绕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和怎样看现在的学术思潮等问题展开。会上发言的意见不完全一致,有待于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本纪要反映的是各发言人自己的观点。 一、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 与会者认为应从20世纪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的大背景下认识史学,资产阶级新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相继出现并占据主导地位,都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主题有关,也都是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的资产阶级新史学,在打破封建史学体系方面有卓越的建树,新方法论的引进,也带动历史研究和新史料开发整理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促进了中国史学的发展。但在理论建设和对历史的系统性总体把握上,资产阶级史学表现出先天不足,因此马克思主义史学取代新史学,成为史学主流,是历史的必然。 王思治:传统史学到《清史稿》的编纂,可算是一个完结。关于《清史稿》的体例,是用纪传体还是改用章节体,刚开始就有争论。梁启超、柳诒徵等人都反对采用旧史体例,认为应该研究社会生活等内容,说明史学观念在一部分人中有了变化。首先指出传统史学缺陷的是梁启超、胡适。梁启超提出要从历史中求进化之公理,对史学发展有很大促进。本世纪初甲骨、敦煌经卷等面世,为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等学术大师提供新的东西,他们创立新考据学,力图客观描述历史真实,在研究上取得很大成就。这样的学派在20世纪史学中有相当的地位。另外一个重要学派是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也要充分肯定。他们与王国维等人治学特点不同,注意把传说中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分别开来,冲击了传统史学。对他们的成就要进行科学总结。 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三十年代随着革命形势得到发展。我认为这是20世纪辉煌的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历史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改变了以往只注意帝王将相,对社会发展的整体、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研究不够的状况。因此,要理直气壮地肯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 于沛: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是同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特别是八国联军的入侵,使中华民族处于被西方列强掠夺瓜分的更加危险境地。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新高潮。而封建文化无法解决救亡图存的问题,因此必须向西方学习。西学输入的步伐明显加快,以满足人们了解世界,求强求富,救亡图存的需要。中国近代文化的开放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处于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 就中国史学而言,受其影响最大的是历史观所发生的深刻变化。19世纪末,严复将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进化论思想介绍到中国,《天演论》广泛流传,“优胜劣败”、“物竞”、“争存”等思想开始成为一种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同时对历史学产生深远影响。康有为对“天道不变”、“复返其初”的循环论提出批判,强调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草昧向文明、由专制向民主发展的必然趋势。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新史学》中更是以进化史观为指导思想,认为“物竞天择、优胜劣败”是历史上每一民族无法逃脱的天演公例,并以此为武器,批判封建史学,中国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果说鸦片战争时,西方列强用炮火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对外国文化的接受是被迫的,那么在20世纪,被迫的对外国文化的接受便成为主动的自觉的吸收。20世纪上半叶,美国鲁滨逊新史学派和德国兰克学派,陆续传入中国,并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发生深刻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