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历史的第三种读法——《历史无间道》自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2:11:33 爱思想 黄朴民 参加讨论
怎样读历史?一个貌似多余却又不得不说的问题。 复原历史真相,探究历史规律,寻觅历史启迪,这是绝大多数专业历史工作者的读法。 在他们眼里,历史是往昔文明的沉淀,是科学研究的对象,饾饤索隐,考镜源流,是为了说明历史的真相;由表及里,提玄钩要,是为了揭示历史的规律;牵手古今,经世致用,是为了接受历史的启迪。于是,一盏青灯,几茎白发,便成了他们的生存状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便成了他们的治学态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语),便成了他们的理想诉求。 这当然是很高雅的读法,也是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赖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因。道理很简单,历史学的本质是“求真”,功能是“致用”,没有对历史现象与真实的说明,历史学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对历史经验与智慧的借鉴,历史学便丧失了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理所当然要理解和尊重这种读法,要感谢一切为复原历史真相,探究历史规律,寻觅历史启迪而做出的努力。 了解掌故,增添谈资,享受乐趣,这是千千万万胼手胝足平头老百姓的读法。 在他们眼里,历史是离奇古怪的故事,是大众消遣的对象,茶余饭后,历史不妨成为一种谈资内容,乱弹神侃,自娱娱人;车上枕旁,历史不妨作为一种休闲手段,思接千古,打发时间。对他们来说,读历史纯粹属于业余的兴趣,而绝非谋生的饭碗。不在乎丝丝入扣的真实,只要热闹有趣便行;不计较宏大深沉的学理,只要通俗易懂便行;不关心鉴古知今的命题,只要亲切生动便行。 这种心情,这种姿态,属于典型的历史大众读法。它并不发韧于今天,至少在唐宋时代的瓦舍勾栏里,历史的大众通俗化读法就蔚然成风了。“或笑张飞胡,或谑邓艾吃”(李商隐《骄儿诗》),这是大众对历史的一种解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争说蔡中郎”(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同样也是大众对历史的一种诠释。 时至今天,它依旧充满着勃勃生机,只要看看电视荧屏上的“汉武大帝”、“洪武皇帝”、“贞观君臣”的火爆出镜,清宫“辫子戏”的所向披靡,再看看大大小小书店里“水煮三国”、“XX秘史”之类图书的上榜畅销,引领风骚,就不能不承认,以享受乐趣、放松心情为主旨的历史大众读法,较之于历史工作者的专业读法,范围要宽得多,影响要大得多,群众基础也要广泛得多。所谓“历史热”的造就,在更大程度上应该与它相关。 很显然,第一种读法是“阳春白雪”,第二种读法是“下里巴人”,各有各的主旨,各有各的范围,各有各的对象,就好比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然而,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对不少钟爱历史但又非从事专业历史研究的受众而言,仅有这两种历史的读法,无疑是远远不够的。 专业的读法固然很高雅,可高雅的同时,又不免呈现孤芳自赏的清高。所以,当历史学者呕心沥血,打磨出一部部佶屈聱牙、莫测高深的“学术精品”的同时,他们也悲哀地发现,这些成果有如博物馆里的文物,“养在深闺人未识”,丝毫引发不起普通人们的兴趣,狭窄小圈子里的留恋忘返,终究无法与社会大众发生联系,更遑论引起共鸣。用流行歌曲的歌词来形容,便是“一个人的精彩”。这样一来,整日在竹头木屑中捣鼓,长年在浩瀚史册里折腾的历史学研究,其前途也只能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淡出人们关注的视线,不可逆转地走向边缘化。 大众的读法固然很通俗,可通俗的同时,有时又不免有滑入戏说庸俗的危险。在缺乏对历史起码敬畏的情况下,满足于感官快感的大众阅读,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关公战秦琼”之类的笑话层出不穷,历史应有的科学理性与教育意义悄然消解,真实的历史与无稽的虚构煮成一锅粥。所以,“辫子戏”当了我们荧屏的主角,“厚黑学”成了不少人们的钟爱。热闹的同时,是基本历史是非的错位颠覆;喧哗的背后,是丑陋封建意识的残渣泛起。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只要看看某位大导演的电影,就可以触类旁通了:“英雄”对杀人如麻行径的津津乐道,大肆渲染;“黄金甲”对乱伦背叛做法的嗜痂成癖,沉醉如痴,正以活生生的现身说法提醒我们:单纯追求市场,迎合世俗的大众读法,稍有不慎,也很可能走火入魔,贻害无穷。一句话,与专业的读法一样,历史的大众读法在具有其独特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毋庸置疑的局限性。 既不乐意因执著“高雅”而架空历史,边缘历史;又不希望因凑合“通俗”而唐突历史,忽悠历史,那么,有没有更多的选择?有没有更好的出路?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历史的第三种读法。 所谓历史的第三种读法,其核心内涵,就是要打破壁垒森严的专业与业余界限,跳出高雅与通俗的人为圈子,让专业历史工作者暂时放低身段,离开高高的象牙之塔,走向社会,融入大众,以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方式,弘扬健康的历史观念,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与更多的大众分享历史的智慧,反省历史的经验,化腐朽为神奇,变深奥为平易。使尽可能多的人消除对历史研究有形无形的隔膜,使阅读历史,认识历史,借鉴历史成为社会大众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知道,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对于绝大多数非专业的社会大众来说,他们关心历史,了解历史,不是为了做历史学家,而是出于对历史的喜爱,对传统的钟情,所以,他们并不拒绝历史,所不感兴趣的,只是那种专业研究层面的历史读法;他们更不厌烦历史,所无法认同的,只是那种漫无边际的历史戏说。他们所真正期待和热情欢迎的,乃是用现代意识对历史进行生动鲜活的解读,让历史从历史学家营造的象牙之塔中走出来,走入千家万户,走入每个人的心里。 社会大众的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毫不过分。专业的历史工作者没有任何理由忽视和拒绝。健康的通俗化与精深的专业化并不是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器式的对立。作为专业历史工作者,职责所在,当然可以也应该坚持历史的专业读法,继续皓首穷经去搞所谓的“考据”,继续在字里行间发掘所谓的“微言大义”,然而,与此同时,是否也能更积极地承担起义不容辞的另一种社会责任,关照绝大多数社会大众的需求,分出一点精力与时间,尝试做历史的第三种读法,从而扩大历史学的社会基础,避免历史学尴尬的社会边缘化。 必须指出的是,这决不是单纯的付出,更不是无谓的自降身价,恰恰相反,这乃是对历史学的自我救赎,只有更多的人亲近历史,关注历史,才能使历史研究拥有更坚实的基础,注入更活泼的生机,才能使自己钟爱的历史专业读法在更理想的环境下坚持下去,壮大起来。才能使社会大众的历史通俗读法提高层次,实现升华。说到底,这乃是双赢的选择,也是正确的方向。 令人鼓舞的是,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工作者开始关注和践行历史的第三种读法。他们努力贴近社会大众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用平易亲切的语言解读历史,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普及历史,让沉睡的历史人物一朝复活,使久远的历史事件再度浮现。既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又引发了人们的兴趣,从而在尝试历史的第三种读法的道路上迈出了扎扎实实的步子。 事实证明,这种尝试是深受欢迎的。如央视“百家讲坛”的专题历史讲座,无论是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还是毛佩琦教授的“讲明史”,都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肯定,收视率节节攀高,拥趸者纷至沓来,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历史的第三种读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他们所解读的历史,在专业的圈子里,不过是些所谓的“常识”,是一般的介绍而非专门的研究,但是,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这些知识已经足以满足自己在历史方面的心理需求了。既没有丧失应有的高雅旨趣,又超越了以往大众历史解读上的戏说境界,历史的第三种读法意味着历史阅读上的推陈出新,别开生面,这是大势之所趋,更是希望之所在!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历史无间道》这本小册子,是我本人用第三种方法解读历史的一次尝试,“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我不敢保证自己做得怎样,但却有勇气这么说:能够积极“预流”于历史的第三种读法,敲敲边鼓,摇旗呐喊,这已经是作为专业历史工作者的我,最大快乐与满足了! 是为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