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概要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15 爱思想 董德刚 参加讨论
2012年10月,我的一部新文集——《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破解现实问题》,由“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九州出版社出版。这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其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现实问题”既包括当今的理论问题,也包括当今的实践问题。 本书收入了我自2000年以来发表的63篇文章,共48万字,分为“建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阐发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求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三编。本书是自己“知天命”以后即思想成熟期的作品,是自己十年诚实思考的结晶,每篇文章都力求提出和回答一点问题,都讲一点真话和新话。本书封面引用专家的评语标明,其主要特点是“现实感、讲真话、讲新话”。九州出版社给凤凰网提供的书讯中说:“全书几乎篇篇是精品,屡屡出新意。”这可能过誉了,但确实还没有发现令自己“脸红”的文章。这些文章大部分被多种报刊和网站所转载。人民网、凤凰网和《北京日报》等数十家媒体已经刊登了本书简介及其后记。人民网在刊登书讯时由编辑添加了一个副标题:“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十年诚实思考的结晶”;《北京日报》把本书后记作了改动后发表,编辑所加的标题是:“十年沥血结新集”。 下面,对本书的重点文章作一简要介绍。 上编“建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收入了22篇文章,比较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如何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载于《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和《哲学原理》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转摘。主要观点是“五个着眼于”:①着眼于特点,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性观点(实践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等);②着眼于根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包括其中每一个人谋利益);③着眼于发展,吸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④着眼于现实,搞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前者对后者具有传承、矫正、发展三重关系);⑤着眼于应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实际的思想路线。其中提到,党章中关于思想路线的表述侧重于认识论特别是真理观问题,而对于唯物史观特别是作为其根本的价值取向反映不够,这是一个重大缺陷,但至今仍未解决。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原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院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北京大学网、《理论参考》等转载。主要观点体现在文章的四个小标题上(它们是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①应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包含普适价值;③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不限于马列学说;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实行当代世界的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篇文章比较充分地论证了“普适价值”的存在和意义。 此文以及本书的多篇文章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多种含义,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所有论述,而应当是指马列学说中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即对当代中国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亦即普遍真理。其外延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由此展开而来的基本原理。只有这些普遍真理才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方可世代传承。此即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之“脉”。马列的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不在其中。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同古今中外人类其他文明成果是一致的和相容的,必须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同人类其他文明成果对立起来的自我孤立化倾向。 《<共产党宣言>三个论断之辨析》,系提交2010年10月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创刊20周年暨“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重大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公开发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及若干网站转载。此文主要是深入分析了“消灭私有制”、“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等命题,在肯定马克思巨大历史贡献的同时,用大量事实证明马克思的一些重要论断也有错误,我们过去对它们的理解和运用多有偏差,提醒人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应当对它们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注意克服教条主义影响。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高度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发表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此文提出了“以新解马”这个新的研究范式。这个范式是对学术界流行的“以西解马”、“以中解马”、“以马解马”三种范式的辩证综合和总体超越。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发表于《学习时报》2008年6月22日,众多网站及报刊转载。此文指出,过去,我们通常都按照列宁和毛泽东的观点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其核心;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引导我们实现了认识上的巨大飞跃,认识到,实事求是即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精髓,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才是其核心,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归根到底都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手段尽管也很重要,但终归是为目的服务的,后者无疑更为根本。 《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发表于《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10年增刊。此文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①什么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②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脉”是什么?③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新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⑤应当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此文第四部分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创新,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社会主义的新观念、执政党建设的新觉醒、指导发展的新理念四个方面。其下,又作出进一步的分析概括。譬如,将执政党建设的新觉醒概括为三个要点:“两个转变”(从革命党向执政党、从计划经济条件下执政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转变)论,“两个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统一论,“两个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论。 中编“阐发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收入了18篇文章,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其中的创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如何理解“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原载于2000年10月20日《理论动态》,《北京日报》《报刊文摘》《南方日报》《经济研究资料》等转摘,众多网站转载。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三个观点(也是小标题):①“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不是邓小平的个别论断。②“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不同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认为前者比后者发展水平更高,但二者同处于“够格的”社会主义之前的历史阶段。 《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定位问题》,发表于《科学社会主义》杂志2007年第1期,海内外数百家媒体报道、转载和给予评论。主要观点是:①在肯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指出了五点教训。②指出由于多种社会原因,人们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评价往往偏高,因此要特别慎重。③建议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些观点与八个月后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一致”,例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整合起来,确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当时有的中央领导同志和某些学者认为,它是特指科学发展观)。 《改革30年中国的观念变革》。2008年5月9日,为了纪念真理标准讨论暨改革开放30周年,我应邀在人民网作了访谈。此文是这次访谈的速记稿,被众多网站和报刊转载。此文主要谈了30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三个方面的观念变革即重大创新。同时,在回答网友提问中,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也有缺陷,对剥削问题应当具体分析,互联网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推进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等重要观点。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发表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增刊。文章把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一个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简称“一·三·一”,并且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的立足点或出发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主要道路或途径,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方向或目标。我们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主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即更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些,实际上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这类概括可能有助于人们既简明扼要而又比较深入地掌握邓小平理论。 《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认识的三次转变》,原载于2007年9月20日《理论动态》,公开发表于2007年10月25日《南方周末》,题目被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三次转变》,人民网等众多网站和报刊转载。此文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讲清楚了,也不是我们过去都搞明白了,它实际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这些基本原则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变:第一次以1984年为标志,主要内容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二次以1992年为标志,主要内容是从注重手段到注重目的(社会主义本质);第三次以2002年为标志,主要内容是从经济到全面特别是到以人为本。而实现这些转变的主要经验,一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是注意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三是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下编“求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收入了23篇文章,试图回答若干重大的现实问题。 《当代中国的十大观念变革》,原载于2007年10月8日《北京日报》,《新华文摘》2007年第2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和《精神文明导刊》、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凤凰网等数十家网站全文转载,《文摘报》《党政论坛》《学理论》等转摘,收入《党建研究纵横谈(2007)》一书(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此文指出,长期以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思想理论障碍,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公有制和私有制、阶级和阶层特别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简单、片面、似是而非的观念。为了促进中国的发展,需要在这些问题上实行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即所谓“十大观念变革”:①从注重经济社会形态到注重技术社会形态。②从只重制度模式到更重价值取向。③从“社”“资”绝对对立到互相取长补短。④从过分关注“姓公姓私”到首先关注“是好是坏”。⑤从对所有制的狭隘二分法到多维视角。⑥研究阶级阶层从单纯生产关系角度到侧重生产力角度。⑦从阶级阶层之间的简单对立到和谐相处。⑧从理论本位论到实践本位论。⑨从服从革命导师个人到服膺普遍真理。⑩从“语录”标准到“基本精神”标准。 《试论当代中国的基本走向》,发表于《理论视野》2010年第1期,人民网、中国改革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等网站转载。此文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迄今为止的人类发展史作出了“四大领域、四个阶段”的简要概括:经济领域是渔猎化→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政治领域是神权→君权→少数人(官僚和富豪)特权→民权(民主法治人权)。文化领域是神学→玄学(主观玄虚之学)→经典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人的发展状况是原始蒙昧人→关系人(依赖于人的人)→自立的单面人(依赖于物的人)→健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然后,以此作为基本坐标,指出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总体上是从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其主要内容,在经济上,是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和信息化转化;在政治上,是从君权、少数人特权(专制人治)向民权(民主法治人权)转化;在文化上,是从封闭、愚昧、单一向开放、理性、多样转化;在人的发展方面,是从人身依赖的“臣民”、“奴性”、单面人向独立自由的公民、个性、健全人转化。此文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深层机制,是个体活力与社会调控的有机结合;推进中国发展的切入点, 是真正实行解放思想、言论自由。 《慎贴反马克思主义标签》,原载于《改革内参》2010年第36期,公开发表于《科学社会主义》杂志2010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转载。作者依据此文在同年9月“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层学术研讨会”(上海)和10月“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高层论坛”(北京)作过大会发言。此文强调,界定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要十分慎重,因为它等于思想政治上的敌人。要注意在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大量的非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主义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既有差别,也有统一。民主社会主义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敌人,朋友之间应当“和而不同”,但绝不能视作寇仇。即使是新老自由主义也不全是谬误,而是包含真理的成分,是“片面的深刻”,我们也从中吸取了注重自由市场的合理因素。不要乱贴反马克思主义标签,不能四处树敌,自我孤立。马克思主义应当是可亲的、可敬的,不应当是冷血的、可憎的。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应当成为我们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方针。 《所有制问题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原载于2008年2月28日《南方周末》,被人民网、凤凰网、搜狐网、网易等众多网站及报刊转、摘。此文提出,对所有制问题要从狭隘的公有制和私有制二分法转变到多维视角,包括国家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官有制与民有制、宏观所有制与微观所有制、直接所有制与间接所有制、关键在剩余价值归谁所有等角度。 《逐渐淡化“公私二分”,走向社会所有》,原载于2010年4月28日《南方周末》,人民网、中国改革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哲摄线、星岛环球网等转载;人民日报社《思想理论动态参阅》《北京日报》《文摘报》《当代社科视野》等报刊转摘。此文提出,公有制和私有制概念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存在四个含混不清的问题,值得推敲;社会所有制的提法更好些,所有制发展的大趋势是走向所有权的社会化;评价所有制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 本书后记中的一段话集中表达了自己写作的心路历程,现抄录如下: “十年来,自己出版了三部个人专著,讲授过很多课程,本书中的文章正是它们的重要基础。这些,又是在自己把近一半精力用于行政事务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的,经常是‘超负荷’运转,自己因此自讽为‘强脑力工作者’。回首写作历程,其中有些观点的提炼,几可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即便将它们搜集齐全、筛选整编、联系出版,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做这个事情?我想,作为思想者、理论工作者,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等一切所需要的东西,我们用什么来回馈社会?只能用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这些思想成果似乎是‘虚的’、‘软的’东西,不能直接建功立业,但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公民素质的提升;还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社会舆论直至决策者的思维,从而间接改变世界。我的信念依旧:‘思想者’的生命和价值在于‘思想’;‘思想者’的使命和责任在于为社会提供‘思想’,以帮助人们审视和改变这不尽如人意的世界。本书正是自己十年诚实思考的结晶。幸喜‘十年沥血结新集’。现在,作者在敝帚自珍、聊以自慰的同时,将它作为思想理论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献给愿意思考这些问题的读者。” (本文作者为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附注:此文系作者2012年12月19日在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