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古埃及的建筑形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灿烂光辉的古代文化。在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中,建筑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金字塔、庙宇、方尖碑堪称古埃及的建筑杰作。本文拟对古埃及这三种建筑形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一探讨。
     一
    世界上全部用石头建造起来的建筑物,首出于埃及。古埃及石造建筑的特点是雄伟浑厚、气势宏大而坚固。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例,其建筑材料全部是重达数吨、甚至十几吨的石块,历经数千年后不变形、不倒塌,依然矗立在尼罗河西岸。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到目前为止,在埃及发现的金字塔,大大小小共有96座,散布在尼罗河下游吉萨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这96座金字塔中,经严格科学考证的有48座,其建筑形式可分为阶梯、角椎、弯弓和石棺四种,其中阶梯形金字塔9座,角椎形金字塔37座, 弯弓形和石棺形金字塔各1座。在这四种形式的金字塔中, 最有名的是角椎形金字塔,也就是人们经常在影视、书刊上所看到的那种。古埃及人称金字塔为“麦尔”(mer),意思是“角椎体”。[1]埃及沙漠中的沙丘多呈角椎形,埃及先人可能从沙丘的形状中受到启发,才有了如此辉煌的杰作。今天,西方人称金字塔为“庇拉米得”(英文为“pyramid ”),“庇拉米得”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庇拉米斯”(“pyramis ”),这是古希腊人食用的一种三角形糕饼,由于金字塔的形状与这种糕饼的外形极为相似,故名之。[1]
    古代埃及盛行这样一种说法:人死后灵魂只是暂时离开尸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灵魂又会返回尸体,在阴间复活,并继续在来世生活直到永远。[2]这种信仰使古埃及人对墓葬尤其重视, 他们对死后生活的安排高于现世。法老作为古代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幻想死后作阴间的主宰,同时庇佑世上的子子孙孙,代代为主。法老死后被制成不腐的“木乃伊”,放置墓中,金字塔就是法老为自己准备的“永久”宫殿。所以,每位法老即位后就着手为自己建造金字塔。
    古代埃及所有的金字塔都建在尼罗河的西岸,这是因为古埃及人对死后的生活有着独特的看法。他们看到太阳升起在东方,而降落在尼罗河的西边,便认为尼罗河的东岸是活人的世界,西岸是死人的世界。于是,就把日出比作生命的开始,把日落比作生命的结束,所以总是把死者埋葬在尼罗河的西岸。
    埃及的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古王国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13~前2498年)法老胡夫(希腊人称他为齐阿普斯)的金字塔。胡夫大金字塔原高146.5米,四边各长230米,因经数千年风雨侵蚀,原覆盖于外表的石灰已经全部剥落,如今的高度已降低到137米,底边长227.5米,占地面积52906平方米,绕塔一周,约有1公里的路程。 整个塔身是由230多万块石头叠成,平均每块重达2.5吨。每块石头全经细工磨平, 石块之间没有施泥灰之类的粘着物,完全靠着石块本身的重量紧紧压在一起,以致连一片小刀都插不进去。胡夫大金字塔至今已历时近5000年,塔基还十分牢固,其外形并没有发生明显倾斜,棱角的线条仍然清晰可见。胡夫大金字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塔内结构复杂,有甬道、石阶、墓室和附属庙堂,墓室的四壁还饰有雕刻绘画等艺术珍品。
    与胡夫大金字塔相邻的是他的儿子哈夫拉(希腊人称齐夫林)的金字塔,再向西南,是胡夫的孙子孟考拉(希腊人称米克林)的金字塔。胡夫祖孙三代的金字塔大小各异,工程设计精确,艺术风格庄严,构成了吉萨金字塔群的核心。吉萨这三座金字塔排成一线,蔚为壮观,其中最负盛名的胡夫大金字塔,被列为古代七大奇观之首,始终为世人所瞩目,已成为古埃及文明的伟大象征
    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古代东北非库什王国(约公元前11~公元3世纪)的统治者们, 在首都纳帕塔(位于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建造他们自己的陵墓时,在墓室上修建了埃及式的金字塔,其墓室和坚硬的花岗岩石棺的装璜全都是埃及式的。[3] 公元前590年前后,库什王国将首都从纳帕塔迁往尼罗河第五、 六瀑布之间的麦罗埃,从那以后库什王国便被称为麦罗埃王国。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对麦罗埃遗址进行了发掘,在王城遗址附近发掘出许多金字塔建筑。其中,在麦罗埃国王纳塔克马尼金字塔前还发现了附属的庙堂及塔门建筑残迹。[ 3]由此可见,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已传到埃及本土之外。公元4世纪中期,罗马人也仿照埃及建造了两座金字塔。
    20世纪80年代,法国在扩建其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时也仿照埃及金字塔,修建了一座玻璃金字塔的入口,其设计者是著名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他把卢浮宫的地下设施的入口设计成一座高20米,底宽30米(一说32.5米),80%透明,20%反射的玻璃高塔。玻璃金字塔入口设计精巧雅致,其西侧底部的大门宽8米,高2.5米,成为卢浮宫的主要入口。而东、西、北三面各立一座5米高的小金字塔,分别指示3条通往主要展馆的地下自动楼梯。在大金字塔的周围还交叉设置了3 个静水池和4个喷水池,与大小金字塔相映成趣。玻璃金字塔入口建成后, 与卢浮宫浑然一体,巧妙地体现出古代东方与现代西方建筑艺术风格的融合。扩建后的卢浮宫总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名符其实的最大博物馆之一。[4]
    埃及的金字塔建筑气势雄伟,风格独特。但金字塔毕竟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建筑原则和风格基本上是适用于墓葬建筑,现今世界上模拟金字塔的建筑并不太多,所以埃及金字塔在人类建筑史上的地位是独特的。
     二
    及的金字塔,大都集中建于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到了新王国时代(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庙宇取代金字塔,成为当时埃及的主要建筑。从古代埃及建筑发展史来看,古王国被称为伟大的金字塔时代,新王国则是庙宇建筑的黄金时代。
    新王国时代,埃及国力鼎盛,首都底比斯的庙宇建筑比比皆是,且造型别致,雄伟壮观。新王国时代的庙宇建筑以神庙为主。当时,太阳神阿蒙已成为埃及全国崇拜的主神,埃及的大多数神庙都是为供奉阿蒙神而建造的。阿蒙神庙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宏大,其建筑设计和外形几乎是固定不变的。神庙总体呈长方形,一般为南北走向,四周以围墙环绕;所有的建筑物都座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在此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神庙的四大组成部分: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
    塔门是古埃及神庙特有的庙门形式,因庙门建在两座对称斜壁的巨塔之间,故称塔门。通过塔门,进入露天庭院。这是一座方形的开阔庭院,庭院的三面环绕着列柱式走廊;另一端,即庭院的后部,由一条逐步升高的通道,进入列柱大厅。列柱大厅是一个多柱式大殿堂,大厅屋顶由多根巍峨的圆柱架托着;大厅中央的两排圆柱高于其他圆柱约1/3,形成两层高低不等的屋顶,使大厅中间部分的天花板抬高,阳光和空气可以透过高侧窗进入建筑物内部,从高处照明整个大厅。[5] 列柱的运用,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列柱大厅继续前行,最后进入长方形的神殿,里面供有神像,为神庙最神圣之处。这里黑暗狭窄,没有一丝光线,是要有意造成神秘的宗教气氛,以激起参拜者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作为宗教建筑,神庙是古埃及人参拜神灵的主要场所,参拜神灵时所举行的宗教仪式,已成为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金字塔建筑的影响。古埃及神庙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数量众多、造型优美的圆柱:柱身有优美的孤度,有模仿纸草刻出的一束束装饰线,柱头装饰图案,多为纸草、莲花和棕榈树叶,造型有如含苞欲放的花蕾,有的呈现为盛开的花朵,展现出古代埃及特有的列柱建筑风格。这种建筑艺术风格对后来的古希腊建筑不能说是没有影响的。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埃及就出现了和雅典帕特嫩神庙极为相似的柱廊形式。帕特嫩神庙是古希腊多利安式建筑的典型,其建筑特点是柱身中间略为突出,柱头简单,无柱础,以庄重朴素而著称,建于埃及萨卡拉的阶梯金字塔附属建筑中的仿纸草石柱,与纯粹的希腊多利安式柱几乎没有多大区别。法国学者商博良认为埃及的这种石柱式样式是希腊多利安式柱的先驱,故命名为先多利安式。[6]
    【本文摘自】《史学集刊》(长春)2000年01期第55~58,36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