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的历史分期与早期拜占庭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8:11:37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分类号]K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 (1999)06-0030-07 拜占庭,我们习惯于称它为“东罗马帝国”,它是在古代罗马帝国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因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就座落在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Byzantium)的旧址上,所以, 近现代研究者们称这一帝国为拜占庭。 拜占庭这一名称开始被学术界所采用,是在16世纪的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史料编撰和整理者热罗姆.沃尔夫(Jerome Wolf )在整理出版拜占庭历史资料时第一个使用“拜占庭”来称呼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帝国。后来,在路易十四赞助下,法国卢浮宫出版了由许多法国学者合作编辑的《拜占庭历史资料大全》后,“拜占庭”这一名称正式成为学术界的专门术语(注:A. 瓦西列夫:《拜占庭帝国史》( A.Vasiliev,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4~6页。)。此后,“拜占庭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在西欧、北美乃至俄国迅速发展起来。 虽然,对于拜占庭的最后灭亡时间(1453年),中外史学家从未有过异议。但是,对拜占庭帝国的起始年代,学术界却没有取得过一致的意见。综合国内外各派专家学者的意见,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 首先,有一派学者认为,拜占庭帝国的上限应该定于395年。 因为在这一年狄奥多西逝世,他的两个儿子分治帝国的东、西两部。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次分离后,东、西罗马世界就未曾统一过。因此,从这一年起,罗马帝国已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分,于是这一年应该是东罗马,即拜占庭历史的开端。持此意见的代表者有美国著名中世纪学者 J.W.汤普逊、法国拜占庭学者L.布莱耶尔、前苏联学者列夫臣柯、 当代学者A.杰罗斯特尔吉奥斯等。近半个世纪以来,这种观点在我国居统治地位。著名罗马—拜占庭研究专家J.B.伯里虽然在其《晚期罗马帝国史》中强调君士坦丁皇帝是拜占庭帝国的奠基人,但是,为了强调罗马世界与蛮族世界的斗争和冲突,他也从395 年开始记载东方帝国——拜占庭的相对独立的历史。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反对罗马世界曾经分裂为两个帝国,他们强调的“罗马地中海帝国”的大一统观念始终存在于整个中世纪,而且,自戴克里先以来,罗马帝国一直保持着东、西方分治的传统,甚至到查理大帝时期,西方世界也没有否认拜占庭作为罗马帝国正统继承者的地位。因此,他们强调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历史的延续,从而把4世纪初,即君士坦丁时期作为拜占庭历史的开端。但是, 持此观点者,对于究竟以哪一年为拜占庭历史的开端,仍有不同意见。其中一部分学者认为应该以君士坦丁重新统一地中海罗马帝国那一年,即324年为拜占庭奠基的开始。因为从这一年起, 君士坦丁中止了“四君共治”传统,在戴克里先改革基础上重建了罗马—地中海世界帝国,并决定以基督教作为统治这一帝国的精神支柱,同时将帝国的行政管理中心东移。支持这一派理论的本世纪著名拜占庭学者有美国的A.瓦西列夫、南斯拉夫的G.奥斯特罗戈尔斯基以及当代希腊的J.卡拉扬诺布鲁和A.赫里斯托菲洛布鲁。但是,另一部分学者则强调君士坦丁迁都之时,即330年应该是拜占庭历史的开端。 其主要代表有《世界文明史》的作者威尔.杜兰、《拜占庭文明》的作者英国学者ST. 任西曼和著有《拜占庭帝国史》的法国学者CH.第尔等, 《剑桥中世纪史》也持这一观点(注:J.B.伯里:《剑桥中世纪史》(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重印本),第1卷,第一章;第435~436 页。)。 从原则上说,这两派的意见没有大的分歧,只是后一派学者更重视“帝国首都”在东方建立这一历史性事件,尽管他们并不否认,建立新的都城于帝国东方博斯普鲁斯海峡,是自晚期帝国以来一系列历史变化和政治改革发展的结果(注:任西曼:《拜占庭文明》(ST. Runciman, Byzantine Civilization),伦敦1959年版,《前言》部分。)。这种划分历史时期的方法在中外历史研究领域都很常见,如中国划分东、西周,东、西晋,前、后汉,南、北宋等时期,都是根据中华帝国之首都的位置变化来确定的。在涉及地中海罗马世界的历史时期划分时,上述原则当然也有其合理的方面。但是,如果考虑到罗马—拜占庭世界之历史的延续性和君士坦丁皇帝之政策的连贯性,应取324 年作为拜占庭历史的开端。因为,从这一年起,君士坦丁的一系列“重建”帝国的政策开始实施,并在短期内改变了罗马—地中海帝国的面貌。 本文摘自】《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长春)1999年06期第30~36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英国宗教改革时期教士结婚状况述评
- 下一篇:希腊古典时代的历史编纂学及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