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五四时期史学思潮新探(3)

(1)重视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要对历史作出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解释,那么所利用的史料的真实和准确与否是其关键。五四时期的史学研究者对史料的搜集与考证给予了充分地重视。当时的学者认识到:“史料以求真为尚”,“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26)认为“研究历史,最紧要的就是‘正确的事实’。……然而历史上一大部分的事实,非加一番考据,断不能算做精密正确的。”(27)胡适更从世界史学发展的角度,肯定了搜集和考证史料的重要。他说:“审定史料乃是史学家第一步工夫。西洋近百年来史学大进步,大半都由于审定史料的方法更严密了。”(28)
    五四时期的史学研究者一般认为史料的整理分为:搜集、审定和辨伪考证两部分。胡适在《大纲·导言》中,用大量的篇幅讲述史料的整理。他认为“第一步须搜集史料;第二步须审定史料的真假”;“凡审定史料的真伪,须要有证据方能使人心服”。这种证据大概可分为五种:1.史事、2.文字、3.文体、4.思想、5.旁证。史料既经审定,还需整理,也就是考证。“先把本子校勘好,次把字句解释明白”。“没有校勘,我们定读误书;没有训诂,我们便不能懂得书的真义”。最后便是“贯通”,“把每一部书的内容要旨融会贯串,寻出一个脉络条理,演成一家有头绪有条理的学说。”(29)
    梁启超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辟专门章节论述史料及其搜集与鉴别。他认为:“我国治史者,惟未尝以科学方法驭史料,故不知而作非愚则诬之弊,往往而有。”他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史料的范围与搜集、鉴别的方法。认为史料分“文字记录以外者”和“文字记录者”两类。“文字记录以外者”有:“现存之实跡”、“传述之口碑”、“遗下之古物”。“文字记录者”则包括旧史书、史书以外的群籍、档案文件、金石甲骨等缕文、外国人的记述等等。梁启超认为搜集史料时,除见诸于旧史的普通史料以外,要注意搜集“常人所不注意”之史料;“消极性质的史料”(即“某时代无某种现象”)。另外,有“欲得之史料,而事实上殆不能复得者”,要“博搜而比观之”;对“失载或缺略之事实”要注意旁证、博搜以补之或正之。至于史料的鉴别,梁启超则提倡怀疑精神,“无论何项史料,皆须打几分折头。”并详细叙述了鉴别伪书的十二种方法和鉴别伪事的七种方法(30)。
    (2)对实物史料的重视与考据方法的弘扬
    在搜集、考证史料的过程中,史学研究者发现了文献记载的史实与客观存在的史实之间有差距。为了追求史实的真实、客观,伪书、伪事不可不辨。梁启超还进而指出:“即真书中所记古事古言,亦当分别观之。盖古代著述家,每将其理想讬著古人以自重。……故虽以此等大哲之著书确实可信者,其所述先代之事跡及言论,大半只能认为著书者之思想,而不能尽认为所指述之人之思想。”“盖史跡由后人追述,如水经沙滤,必变其质。”(31)顾颉刚也说:“从古书上直接整理出古史跡来,也不是妥稳的办法。因为古代的文献可征的已很少,我们要否认伪史是可以比较各书而判定的;但要承认信史便没有实际的证明了。”(32)这二位学者都认识到文献记载的史实不等于客观存在的史实,而是掺入了记述者主观的意念。那么要整理真实的史迹,仅靠文献记载是不行的,要有实物材料的证明。实物材料是古代保留下来的遗物,是古史研究中珍贵、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史学界普遍认为“要建设真实的古史,只有从实物上着手的一条路是大路。”(33)由于重视实物材料,考古学在五四时期也有了较快地发展。
    不过,实物材料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古史研究的需要。古史研究应如何进行呢?顾颉刚认为:“我们既没有实物上的证明,单从书籍入手”,只有运用历史考证的方法,研究史事的演变过程,也就是“凡是一种史事,应当看它最先是怎样的,以后逐步逐步的变迁是怎样的。”(34)由于研究古史所用的史料仍是大量的文献材料,所以清代学者的历史考据方法在五四时期得以发展。梁启超即宣称他“所用研究法,纯为前清乾嘉诸老之严格的考证法,亦即近代科学家所应用之归纳研究法也。”(35)胡适更从理论上对清代考据方法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中国旧有的学术,只有清代的‘朴学’确有‘科学’的精神”(36),“朴学”也即“考据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和考订学。“考据学”,在史料的鉴别、正误、辨伪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五四时期活跃在史学界的学者,无不从科学的意义上推重历史考据方法。
    (四)旧史观的变革与新史观的运用五四时期的史学思潮,不仅仅表现在注重史事的客观描述和忠实记载,而且还表现在要对历史的发生、发展作出合理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说明与解释,以求其发展变化的“所以然”。谷凤池就指出:“通常人研究历史最大误点,在以了解事实为最终目的。盖研究历史固不能舍却事实,但非其最终目的,而最终的目的,即在明白一时代之状况,详究事实,不过为求达目的之手段。”(37)
    历史的说明与解释,是在一定史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史观的不同,对历史的解释也就不同。五四时期西方进化史观和文化史观等的传播、介绍,也为中国史学界解释历史提供了理论依据。
    进化史观,是中国史学界较早接受的一种史观,也是运用较普遍的一种史观。五四时期的学者运用进化史观研究历史,认识到:第一,历史是进化的,“历史为人类思想行为活动的记载,人类思想的活动日形进化,故历史亦随之俱进”(38);第二,历史的进化是连续的,进化不是突然的,而是连续而进的;第三,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因果关系的。基于对历史的这些认识,持进化史观的学者就强调,当依进化律,观察历史进化的现象,发现其进化的途径及要素;当依连续律,注意历史进化的联贯性,历史的进化是承上启下的,历史的分期仅是为了研究的便利;当依据因果律,去研究历史发展变化的真相,寻找出历史进化的前因后果。如果“治历史者,能按果溯因,就因推果,则全部历史之起伏可推知矣。”(39)
    梁启超在本世纪初年,就在进化史观的指导下倡导新史学。五四时期他仍基本坚持进化史观研究历史。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他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40)胡适在《大纲·导言》中认为,研究哲学史有三个目的,一是“明变”,“哲学史第一要务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二是“求因”,“不但要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还须要寻出这些沿革的原因”;三是“评判”,“既知思想的变迁和所以变迁的原因”,“还须要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41)。显然,在胡适的治史思想中,进化史观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