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司马迁的古代历制研究(2)

秦并天下,“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而正以十月,色上黑。”“汉兴,高祖曰‘北畴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故袭秦正朔服色。”(注:《史记·历书》。)秦和汉初均以十月为正,究为何历?《史记·张苍列传》有明确记载:汉初“用秦之《颛顼历》”。《汉书律历志》和《后汉书律历志》皆袭此说。因为没有历书佐证,学术界对此说长期置疑。宋代刘羲叟作长历,认为:“汉初用《殷历》,或云用《颛顼历》,今两存之。”(注:《资治通鉴目录》。)清汪日桢《历代长术辑要》也同时用两历推算,认为“以史文考之,似殷术为合”。陈垣《十二史朔闰表》则直接判为殷历。直至1972年山东银雀山二号墓出土《西汉元光元年历谱》竹简,才证明《史记》的记载无误。
    根据对《西汉元光元年历谱》的考证,西汉初期使用的确系颛顼历。它是古四分历的一种,是用夏正建寅,即以正月朔旦立春作为历元,时序按夏历,不改月名;只是实行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岁终,从冬十月到秋九月作为一个政治年度;闰月置于年底,称“后九月”。为什么要实行政治年度呢?《史记·历书》的解释是: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汉“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这是“五德终始”说对历法制度的影响。
    “五德”即“五行”之德,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来的。邹衍用五行相生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以五行相胜附会王朝政权的更替。五行相胜的次序是: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注:李善:《文选注》。沈休文:《故安陆昭王碑》注引《邹子》。)即谓每一个德都有盛衰,盛时支持一个朝代,衰时它所支持的朝代就要灭亡。舜以土德王,夏以木德王,殷以金德王,周以火德王。司马迁接受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在《史记·封禅书》中引用了“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山自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的说法。秦始皇虽自以为获水德之运,但享祚未久,于是汉高祖不数秦,将谓继周而有天下,所以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
    五德的转移,用以比附皇权的永恒性,又用以比附四季的轮转。《礼记·月令》有:“某日立夏,盛德在火;某日立秋,盛德在金;某日立冬,盛德在水。”既然秦得水德,水主冬,故以冬十月为岁首。这是用五行实行改制的典型。五行又被附会为五方、五帝:东南西北中分别象征木火金水土;五方之神依次为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秦时有白、青、黄、赤帝之祠,而黑帝祠未立,于是汉高祖立黑帝词,称北畤。
    五德之说显然是骗人的。至汉武帝元封六年,人们已渐觉以十月为岁首的政治年度与习惯通用的春夏秋冬四季不合,于是在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下着手修订历法。最初改订的新历,即《史记·历书》所载《历术甲子篇》,由皇帝诏命实施。这部历法把人们推为丙子年的元封七年改称甲寅年,从元封七年十一月朔旦冬至起,排出了连续76年的历表,并将立春正月改为冬至正月。这完全属于理想的历法,颁行后因遭各方反对而被迫收回。但它吸收了汉初以前的各种历法研究成果,因附于史书而得以保存至今,对我们研究先秦历制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汉初以前,关于历法知识的片断记载散见于各种文献,如《诗经》、《尚书》、《楚辞》、《左传》、《国语》等。《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中有比较系统的记录,这些记录多属于与十二个朔望月相应的天象、物候和人事。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五星占》,是秦汉之际星象家的作品,记述了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显示了八年三闰法。成书于西汉前期的《淮南子·天文训》,全文记录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和名称,明确了朔望月的长度,并提出十九年七闰法:“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日为月,而以十二月为岁。岁有余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故十九年七闰。”《史记·历书》在这个基础上第一次找到了76年为一蔀,冬至与朔闰无小余这一循环规律。
    1《历术甲子篇》和“古六历”一样,属于四分历,即以365─日为4一回归年。它以冬至之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开始,用的是朔望月。司马 499迁接受《淮南子》的成果,以29───日为1朔望月,1年12个朔望月, 940827673比1个回归年差10───日,19年差206───日,正好是7个朔望月。940940所以19年设7个闰月;正好和19个回归年的时间相当,于是以19年加7个 1 3朔望月为1章。因为1回归年的余日是──日,19年的余日是──日,所 4 4以每章的最后1年,冬至的时辰恰恰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如太初元年(元封七年改号太初)冬至在十一月朔旦子时,19年后的始元二年冬至在酉时,差3个时辰。司马迁就将1章的时间扩大4倍而为一蔀。一蔀是76年,冬至日不仅回到十一月朔日,而且回到了子时。
    《历术甲子篇》用太岁年名纪年,以北斗斗柄所指方向标明冬至时刻,是对春秋战国时人们的天文观测成果的应用。春秋时人发现木星绕天一周的时间是12年(实际是11.86年),于是把木星称为岁星,把它绕天运转的轨道即黄道划分成12等份,叫做“十二次”。十二次的名称是: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方向是自西向东。人们为了和用于表示方位的十二辰的方向一致,假设了一个岁星,让它和木星反向而行,即所谓“太岁在地,与天上岁星相应而行。岁星为阳,人之所见,右行于天,一岁移一辰,十二岁一小周;太岁为阴,人所不睹,左行于地,一与岁星跳辰年岁同。”(注:《周礼·春官·冯相氏》贾公彦疏。)太岁即人们所假设的岁星,又称岁阴或太阴。关于太岁纪年,起初用十二辰表示,如“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后来用12个太岁年名代替,依次是: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12个太岁年名春秋时已见称,《五星占》记木星行度,《淮南子》纪年岁占候,均用此法纪年。汉武帝元封七年改历以后,除了用太岁年名纪年以外,又由天文家另取焉逢、端蒙等十个“岁阳”与之相配,组成六十个年度。以“焉逢摄提格”为第一年,“端蒙单阏”为第二年,……周而复始。

(责任编辑:admin)